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告别“人海战术” 盐城光伏发电项目的无人机智能质检实践

2025年09月30日 11:1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GetAttachment (1)

近日,由中建六局承建的盐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响水县灌东盐场裕通养殖区稳步推进。作为江苏省盐城市推进绿色能源转型的重点工程,项目规划用地2120亩,总装机容量120MW。全容量并网后,预计年均发电量达1.75亿千瓦时,对节约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工地,传统桩基复核的“人海战术”正被空中划过的无人机取代——这场看似静默的飞行,正以厘米级精度重塑新能源建设的效率标杆。

“传统人工复核到施工桩基位置时,需依赖全站仪等测量器具,受限于环境与体力,难以实现大规模场地的全覆盖质检。”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搭载高精度定位模块的无人机,对复杂地形进行全域扫描,将高空航拍数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智能比对,自动生成桩位坐标报告,使全场桩位复核从“按天计算”升级为“按小时交付”,彻底规避人为误差。

技术人员坦言:“过去需要团队奔波数日的工作,如今只需一键启动无人机航拍,即可同步完成数据采集与智能核验,真正实现了从‘人跑’到‘数据跑’的跨越。”

此次技术应用不仅夯实了光伏电站主体工程的质量基础,更构建了可复制的数字化建设样板。业内专家指出,该实践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了“技术+管理”双驱动的创新范式,其推广将显著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加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以科技之力托举“双碳”目标,中建六局此次探索彰显了国资央企在智能化基建领域的先锋担当。未来,无人机测绘等技术有望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标准配置,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邢艳娇 龙旭 刘宇航)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