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尺素传深情 两岸一家亲 ​

——《两岸家书》新书发布会暨“雁字回时——两岸家书特展”在京举行

2025年10月01日 08:20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 王慧文)“乍通鸿雁慰平生,酬却华颠梦里情”“酒添游子恨,春入老兄书”“纸短情长,欲言难尽”……数百年来,一封封往来两岸的家书承载着两岸同胞休戚与共的集体记忆。

9月23日,《两岸家书》新书发布会暨“雁字回时——两岸家书特展”活动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该活动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指导,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共同主办,北京台湾会馆、福建人民出版社协办,通过新书推介、故事分享、展览展示等环节,以“家书”为纽带,串联起两岸跨越数百年的亲情记忆与文化交融。

《两岸家书》一书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组织编写,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该书依托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的两岸家书以及相关文献,从数千封跨越17世纪至21世纪20年代的家书资料中,精选22个故事,按历史脉络分为“筚路蓝缕(1895年前)”“春愁难遣(1895—1945年)”“云程发轫(1945—1949年)”“咫尺天涯(1949—1987年)”“血浓于水(1987年以后)”五个阶段,呈现两岸同胞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交织,是“两岸一家亲”的有力佐证,也是推进两岸“心灵契合”“以情促融”的黏合剂。

在新书发布环节,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黄苇洲介绍了《两岸家书》出版情况,强调其在研究两岸关系、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重要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在推介《两岸家书》时表示,该书通过家书这一独特形式,生动记录了两岸同胞之间的深情厚谊与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诚挚的家国情感,为学术界研究两岸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活动现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签订“两岸家书研究”合作协议,成立“两岸家书研究中心”,将通过开展家书文献抢救性整理、学术研究、数字资源开发、成果共创及两岸学术交流等,进一步挖掘两岸家书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为促进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在“两岸家书故事分享”环节,北京台联开展的在京台胞家书征集活动中的2名应征者——台籍老兵郑坚的儿子徐波与时任台湾省旅平同乡会执行委员、会长梁永禄的外孙张宁,现场讲述了“两岸直接通邮”“台湾光复初期文化重建”的故事。《两岸家书》编委成员张筱分享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近年来征集、保护、研究两岸家书的生动实践。

与新书发布同步展出的还有“雁字回时——两岸家书特展”,以“实物﹢展板﹢口述”的创新展陈形式,立体呈现两岸家书背后的历史温度与文化脉络。展览现场,还邀请了《两岸家书》书中主人公的后人汪春源曾孙汪舟、林正亨儿子林义旻、李兰凤儿子范植明到场,通过“后人讲家书”的独特视角,为观众揭开历史背后的情感细节。

据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自2019年开启“两岸家书”抢救性征集研究与阐释利用。现有馆藏两岸家书4000余件,涵盖台、港、澳、闽、粤等28个省份,时间跨度为1913年至2023年。“雁字回时——两岸家书特展”将在北京台湾会馆持续展出,展出时间为2025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30日。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