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要闻
《声息万变——从机械波到云端的声音之旅》
——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与国家大剧院首个主题展在京揭幕
开幕式现场
英国“Peter Pan”便携式留声机
金扇面留声机
9月28日,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与国家大剧院强强联手推出的《声息万变——从机械波到云端的声音之旅》展览在北京艺术中心开幕。展览通过330件不同时期的留声机、蜡筒、黑胶唱片、磁带、CD等珍贵展品以及丰富的图文与音视频资料,梳理了19世纪至今的声音记录与传播的发展历史。展厅中还有“聆听北京的声音”“未来音乐星河”等多个交互体验项目,以多元的视听内容和感官体验,为观众带来趣味性科普,感受声音科技与艺术发展的魅力。
本次展览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从斯科特记录声波轨迹的声波振记器使得“声迹初振”,到爱迪生让世界首次听见“回放”的滚筒留声机,人类终于实现了让时间倒流的梦想,完成了对抗遗忘的第一次胜利。
第二章节“时代回旋”的黑胶唱片不断将声音推向世界各地的听众。它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成为塑造全球流行文化与集体记忆的强大引擎,在旋转中流淌着黄金岁月的美妙音符。
第三章节由磁带、光盘与数字格式形成的“多元奏鸣”彻底解放了声音。音乐从实体中挣脱,化为无处不在的数据流,带来了极致的自由,也引发了关于价值与体验的新思考。
据了解,本次特展由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创始人、馆长张敬轩作为总监制和总策展人领衔,文化创意总监刘明晅、展览策划助理李欣瑶以及藏品研究助理丁绍宸组成的专业团队精心筹备。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作为中国首座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国家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荣获国家二级的音乐主题博物馆,此次与国家大剧院的合作,旨在以音乐为桥梁,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为大众呈现多元且深厚的音乐文化魅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最大的看点之一是主办方通过将声音记录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沉浸式场景相结合,让19世纪的蜡筒留声机、黑胶唱片与现代数字音频技术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清晰呈现了科技演进脉络,又赋予了历史文物鲜活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展览中观众可通过NFC聆听云端经典音乐、触碰键盘获得声音的AI视觉体验、感受“北京中轴线”还原的音乐场景等方式,从“被动观看”转为“主动参与”,让专业的音乐文化知识变得可触可感,真正地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
另据了解,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与上述展览同步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本报记者 高杨)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