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热点背后
“永久黄”抗战救伤公演
七七事变后,天津被日寇劫占,“永久黄”团体(即永利、久大、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联合体)决定全部内迁入川,李烛尘先生被推为内迁总负责人。1000余名员工和眷属于1938年3月全部安全抵达,完成内迁。
1938年7月末,一个傍晚,迁渝员工在沙坪坝集会。他们为了唤醒后方民众抗战意识,增强抗战信心,同时募款救助伤员,向抗战将士致敬,尽后方民众救亡的责任,决定在碱厂沦陷的周年日,即1938年8月6日的晚7点,由“永久黄”团体职工主办救灾公演。
高悬的“海王星”徽章
为了这次公演,“永久黄”团体特别成立了“海王剧社”,并发表《宣言》。《宣言》称:“七七炮声,掀起了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这一战,是民族的存亡战,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生死战,每一个黄帝子孙、中华儿女都应当本着‘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原则,尽他所有的汗和血,起来参加。抗战一年来,前线为国家争生存为民族求解放而伤亡的民族战士,据报章所载,已有惊人的数字;光荣牺牲者,我们固然应当哀悼他们的英灵,抚慰他们的遗族,然受伤待医者,我们就是本着人类的同情心,也不应该看着他们忍痛,听着他们呻吟,何况这些都是富有歼敌经验,抱有为国热诚,准备拿他们的血肉争取最后胜利的战士呢?我们为增强抗战力量,为巩固胜利信心,对于救护这些受伤将士,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8月6日晚,人们陆续涌入南渝中学大礼堂,全场座无虚席。舞台中央高悬着直径三尺的“海王星”徽章,徽章上有永利纯碱的标志红三角,示意正在推动时代的巨轮,象征“永久黄”团体实业救国的坚定信念,在明亮的灯光下分外醒目。当会场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时,全体肃立致敬。
“为了中华民族争取自由解放”
李烛尘详细向大家介绍了这次公演的重大意义。他诚恳而又激昂地发表演讲:“抗战胜利的基础,建立在全国同胞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条件上。在这个抗战的紧要关头,我要请问我们这群得天独厚的后方同胞,有没有尽了应尽的力?有没有捐了应捐的钱?对日抗战是为了中华民族争取自由解放,只有这样远东才得安宁,远东安宁,世界才得和平。所以这次抗战,实在是为世界求正义,为人类谋幸福。中国的同胞们!为了我们的自身,为了全世界的大众,来勇敢地担起这个神圣的任务,打倒人类的公敌——日本帝国主义!”语毕,台下的观众热烈响应,掌声雷动。
公演非常成功,吸引了逾千观众购票入场,募得善款2001元(折合当时法币),全部转交给《国民公报》捐赠前线。海王剧社首次公演,选择的剧本是曹禺先生推荐的法国喜剧家腊比希的作品《迷眼的沙子》,南渝中学演出的是独幕剧《曙芒》,怒吼剧社演出的是《死里逃生》。
募款演出闭幕时,李烛尘再次登上舞台,向大家说:“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同胞们都是好的,只是缺乏领导者推动者!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能力,我们要找寻好的领导者,向光明的前途迈进。最后向帮助响应我们的同胞们致民族解放的敬礼!”
全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实践
8月12日,重庆《国民公报》刊登了此次公演的结束启事:“敬启者,敝公司等全体职工,为救护忠勇抗战之负伤将士起见,爰于本月六日主办救伤公演,以全部收入,捐助救护伤病,兹经结算,计售出十元荣誉券一零八张,一元券八九二张,五角券五八张(其中一元券十一张,五角券一张,系由该日滋美食品公司零售冷食点心所得货价,按两成捐款所折合)共收入国币二千零一元整,业已扫数送请国民公报馆转献前线负伤将士。至大会一切开支,共计国币三百零二元二角。已有敝公司等认捐。特此登报,诸维公鉴!”
当时正处于抗战的非常时期,这次公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开创了战时实业界自主组织文艺募捐的先例,实践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全民抗战理念,更彰显了李烛尘等爱国民族实业家的社会担当。正如《国民公报》后续报道所述,活动所有开支302.2元均由企业自行承担,确保善款全部用于伤员救治。“永久黄”团体的职工以最大的努力和最诚挚的心意,贡献出一份微薄但光荣的力量,体现出大家坚持团体“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的信条。
李烛尘实现了他所讲的“我们要找寻好的领导者,向光明的前途迈进”,在投身民主爱国运动中,参与创立民主建国会,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光明之路。
(本文作者系民建天津市委会直属工委十一支部副主委,现任天津市档案馆规划部副主任)
编辑:廖昕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