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5年第四期 2025年第三期 2025年第二期 2025年第一期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5年第五期

段正渠的绘画历程

2025年10月15日 10:51  |  作者:卢迎华  |  来源:《画界》2025年9月第5期 分享到: 

段正渠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以陕北和农民题材的油画创作崭露头角,是在1980年代“文化热”的背景中出现的具有寻根意识的文艺实践的一部分。“寻根热”是在“走向世界”的诉求下,和对当时的西方现代派热的反思中产生的。段正渠一方面尝试在表现性绘画、超现实主义绘画,和中国古代壁画中探求形式资源,一方面从自己熟知的乡土世界里挖掘描摹的对象,并在这两者间建立了贴切的连接方式。

p1-120-179

大 河(油画)210×300cm 2005-2007年 /段正渠

纵观段正渠1990年代以来的画作,可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粗略地勾勒他的轨迹。一条线索是他在1990年代中期前后开启的全景式风景画。这些画作色调灰暗,气势恢宏,充满了视觉的张力。第二条线索是第一类创作的延展,作品的画面以人与自然作为叙事内容,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进行刻画,夸张的人物造型和厚重饱满的色彩使画面充满矛盾、荒诞与戏剧感,而整个基调依然是充满激荡的。第三条比较显性的线索是以群体的人的活动作为刻画的对象,往往是基于现实生活所想象出的活动场景。在这些画面中,他运用几何学的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稳定感。在人物的造型上,他既借用巴尔蒂斯在画面里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几何拙味的人物造型赋予人物符号化的特征,又将人物动作和神态夸张和戏剧化,从而使其形成自身的特质。他对整个画面的构筑,是以黑夜或暗、深色调的背景来强化场景的仪式感和舞台感,突出与现实之间的间离。这些具有人文气息的创作在1990年代消费主义弥漫的时代氛围中无异于一股新鲜的空气。

p1-120-181

魏 塌(水彩)100×180cm 2018年 /段正渠

步入2010年以后,段正渠的作品中又出现了更多偏重于风景的创作。他在画面中依然营造着一种昏暗的氛围,但却运用了坦培拉来作画。受材料改变的影响,他在画面上用笔细密,气氛舒缓。新作中继续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但在内容上更加剥离了现实感,突显了其中荒诞与神秘的气质。

p1-120-184

新生儿(水彩)38×47.8cm 2017年 /段正渠

自2015年以来十年间,段正渠展开了频繁的实验和探索。想转变的强烈愿望推动着他不断地去对话和突破自我的各种边界和局限。他始终是一位艺术革新的热心者,对绘画语言的创新抱有极大热情。在各个时期,甚至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画面变化的幅度很大。在这一时期的主动探索中,黑色、夜等意象也总是萦绕在画面之中。其动机主要还是来自一种更为内在的需要:为总体上那种沉重的经验、悲凉的情绪和深厚的人文意识,那种对“自我”的精神内省,寻找准确、有力的表现。衰年变法,段正渠深谙,历险和刺激不需要来自外部,而来自内在世界的不满与欲望。他坚信,画画能让最平凡的日子也成为一场探险,不管它多么平淡无奇,波澜不惊。

p1-120-183

无定河(水彩)37×48cm 2016年 /段正渠


相关链接:

7月31日,“西北叙事:段正渠绘画40年”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是对艺术家创作的一次纵深回望,更聚焦于其风格拓展的内在动力。当观众置身于展厅,无疑会被带入艺术家从西北获取的种种气象,进入他一直专注的土地、人物、故事、历史之中,并借助艺术家的眼光,找到安放自己的精神原乡。

p1-120-182

段正渠

1958年生于河南偃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和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曾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国油画院美术馆等机构举办个展,是2000年上海双年展、2003年首届、2005年第二届与2015年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及2018年第二届银川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多次受邀在艺术学院和美术馆进行学术讲座,担任全国性油画展评审,有多本个人作品选出版。


责任编辑:张月霞

未标题-1

未标题-2

未标题-3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