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5年第五期
以本土化的方式进入当代 ——郐振明新疆风情人物画述评
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本土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的选择,具有中国本土的地域特色;二是表现手法,基于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和传统特征。不像中国油画只有百余年历史,它的本土化审美品格的构建,若从中国最早的卷轴人物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算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稍后的南齐谢赫又把中国画的本土性总结为“六法”,构成了中国画初步完备的理论框架。
维吾尔族婚礼(国画)350×250cm /郐振明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几个以本土化的独特风格深刻地影响中国人物画坛的画家。北京的黄胄,以表现新疆少数民族人物享誉画坛。他以速写入画,笔下人物生气勃勃,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调。同在北京的叶浅予,以表现民族舞蹈人物为主,他运用中国线描手法,形神兼备地表现舞蹈肢体语言的节奏感;陕西的刘文西,以表现陕北高原人民生活为主,他将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素描、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塑造出陕北农民纯朴开朗的性格;上海的程十发则以描绘傣家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为主,他用豪放的粗细相间的笔墨结合新颖别致的构图造型,显示出中国画富有奇趣的魅力。
丹心照昆仑(国画)160×290cm /郐振明
以上列举的画家都是以本土化的方式进入现当代,为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选择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题材,发挥中国画形式语言的优长,构筑自己的个性面貌而卓然成大家的,影响着一代甚至好几代人的绘画风格。
松山一九四四(国画)160×290cm /郐振明
身为新疆美协主席的郐振明,无疑也是踏着前辈大师的道路继续前行的受益者。立足新疆,筑基传统,引西润中,是他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他有绘画天赋和扎实的童子功,从小就非常爱画连环画,喜欢靠自己的记忆画生活中或电影中的人物事件,良好的速写和默写功底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郐振明生于新疆,长于新疆,是那片土地给予他生命,抚育他成长。他不是新疆的匆匆过客。他熟悉新疆,热爱新疆,骨子里已和这块土地以及这里的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
1985年,郐振明在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中国画专业,他没有理会“85美术思潮”对中国画坛的冲击,而是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聚焦于新疆这片热土,表现新疆本土的自然风光,展示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理想追求。30多年一如既往,不改初衷。新疆本土特色,应该是郐振明人物画最显著的标识。
叼 羊(国画)200×200cm /郐振明
郐振明是一位综合素养高且全面发展的艺术家,既精于工笔亦擅长写意。相较而言,他的工笔人物画成就最大,以表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而取胜。多次入选全国性的美术大展,并斩获奖项。他的工笔人物画之所以享誉画坛,贵在“意从工出”的生动性和鲜活的写意性,贵在他一直立足本土去探索新形式、寻找新语言、开辟新境界,志在创立一种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工笔画表现的新范式,以显示作为新疆画家的独特风貌和个性追求。
帕米尔高原是郐振明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天山南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情状使他身心触动。他的画中没有哀愁和悲伤,有的是劳作和自足。他偏重抒情表现,情感强烈而单纯,有一种质朴民风的追溯感,以展示少数民族在当代文明观照中的精神所向。他在《叼羊》中画哈萨克青年竞技场上的勇猛强悍,也在《仲夏》中画采摘葡萄的维吾尔族姑娘的温柔甜美:他在《净士》中画维吾尔族老人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小憩,也在《柯族嫁女》中画盛装新娘的纯朴与灵巧,他在《赛马》中画新疆各族汉子的激烈与欢腾,也在《无花果》中描绘维吾尔族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在《小雨点》《立秋》《花梦》等作品中表现生活在新疆的汉族少女的清纯与美丽。如果说,21世纪以来是中国工笔画全面复兴的时代,那么,郐振明就是这个时代具有创作活力的一位工笔画家,他的名字也和新疆风情人物画联系在一起,成为新疆当代工笔人物画领域的代表画家之一。
英雄史诗——玛纳斯(国画)470×290cm /郐振明
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郐振明重视形式美感。他的工笔画总是根据表现内容的不同和生活感受的迥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画的造型与色彩语言,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创造。他的工笔人物不拘泥一格,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语言,构建动人心弦的意境。他精于写实,也善于形变神足;他强调“以线立骨”的造型手段,也重视水墨渲染和色彩的表现功能;他擅长工笔淡彩,也熟谙工笔重彩;他可以使画面动起来,也可以使画面静下来。
有时他以饱满构图去表现人物的密集,也常以空白背景突出肖像人物的神韵;他善于以虚托实,也善于以实带虚,让画面虚实相生;他善于将双勾设色与没骨结合,也善于融入富于地域特色的元素,让自然色彩、主观色彩和装饰色彩融为一体。
新 红(国画)200×200cm /郐振明
我欣赏他那幅具有旋转动感的《叼羊》,以线的流动辅以水墨淡彩,把前行的人物和骏马表现得生动鲜活,线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钟爱那幅《无花果》澄明清透的色调,以没骨法与双勾填色的联姻,凸显维吾尔族女子的圣洁与纯朴。我也赞赏那幅大景观小人物的《姑娘追》,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装饰性意味使我联想起《康定情歌》的音乐旋律、是那样的抒情和令人回味。那幅黑白分明的《千里云月》中所表现仰首嘶鸣的白马,更是沁人心脾。郐振明的工笔作品经过精心架构,力求每一幅作品都有闪光之点、感人之处,在此难以言尽,观者自会在他的作品中品味赏析。
值得指出的是,郐振明于1999年创作的《左宗棠在新疆》和在2012-2016年间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所创作的《英雄史诗——玛纳斯》,都是表现新疆历史题材的巨制,都是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赶走入侵者、捍卫民族尊严的富有爱国情怀的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措景复杂,气势磅礴,皆是技艺精湛的精品力作。其中《英雄史诗——玛纳斯》被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右侧。这两幅作品不仅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保持了精工细腻描写入微而不失于繁冗芜杂的艺术形式,而且在布局、造型、运笔、赋色中都因吸纳了现代手法和技巧而焕然一新。既显示了画家驾驭大画的非凡造型能力,也凸显了作者在工笔人物画方面的全部修养。
风起塔里木(国画)200×200cm /郐振明
郐振明的写意人物另有一番情趣,他注重写生,尚写尚意,从不用木炭条画好轮廓后再着墨,总是放笔直取,造型与笔墨在胸有成竹中一气呵成,痛快淋漓,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熠熠风采跃然纸上,他看重的是作品的地域特色和它在水墨语言上所承载的能量,表现的主题仍然是新疆大地的所见所感,仍然是“以线立骨”,但较之工笔,笔法已变得粗犷恣肆,多了些水墨的温润华滋,画家常把人物和动物绘于一图,尤善于表现马背民族的神采与风韵,或展示维吾尔族男儿的雄强和英勇,如《叼羊》《雄鹰》等作品;或赞美维吾尔族女儿的温柔与美丽,如《初》《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作品,在他的作品中,马和人同等重要,都是画家抒情达意的载体。
风雪昆仑(国画)200×200cm /郐振明
在表现技法上,那种如公孙氏舞剑器洒脱、淋漓、顿挫的笔,那种对水墨随机性效果运用自如的技巧,那种“如歌如诉”或清新婉约或强旺旷达的意境,构成了郐振明写意人物的鲜明特色,这种风格无疑源于中国文人画的写意传统。他用具有书法笔意的线条,编织成变幻多姿的人物意象,用笔施墨,劲中带柔,拙中寓秀,随人或物的结构面率意挥洒,灵气飞动,线质随其造型变化为方圆、长短、起落、转折、疏密、断连等书法意趣,墨韵辅助用笔,淋漓酣畅。
多年来,郐振明往返于工笔与写意、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之间,每一次往返他都获得了新的跨度和新的高度。我们看到,就在这往返之间,郐振明正在以他成熟的画风,走向他艺术的巅峰。
郐振明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文化人才,一级美术师,现为新疆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中作品《立秋》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进京展。作品《原上草》获第三届民族美术作品展银奖,作品《英雄史诗—玛纳斯》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被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作品《维吾尔族婚礼》入选国家美术创作《中华家园》项目,作品《丹心照昆仑》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作品《天朗气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责任编辑:张月霞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