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5年第五期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主题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精品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将“古今双向穿越”作为创意切口,讲述唐宋八大家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直击“唐宋名篇”诞生的精彩瞬间。节目传播效果显著,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进一步赓续中华文脉,中国国家画院秉持“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学术理念,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举办“《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主题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
记承天寺夜游(国画)206×190cm 2024年 /程大利
文人案头的诗书画印,原是艺脉同根的孪生兄弟。《文心雕龙·原道》中云:“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而《画继》则曰:“画者,文之极也。”中国的艺术与文学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回望唐诗宋词和中国书画,苏轼《赤壁赋》以文字造境,令大江东去的浩荡波涛在千年宣纸上奔涌不歇;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清冷意境,在中国画的寒江钓影中尽显孤高风骨;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曲径通幽和郭熙“三远法”的意境呈现异曲同工之妙。从诗词到书画,从文学到艺术,唐宋八大家的文脉深处始终流动着水墨氤氲的丹青气韵,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坡翁赤壁词赋意(国画)180×97cm 2024年 /牛克诚
本次展览是一次不同年龄层次艺术家的思想碰撞与技艺交流。前辈大师的经典作品犹如温暖的灯塔,曾为当代艺术家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展览中,老一辈艺术家以精妙的创作展现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中年一代艺术家则在继承中寻求创新,在传统中寻求新的可能性;青年艺术家思维活跃,面对多元化的语境进行传统的当代性转换,从而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这种传承与创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语言和形式,推动了当代中国画的多元化发展。
赤壁赋(国画)246×123cm 2024年 /许 俊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主题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为大众搭建了一座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与高雅艺术的桥梁,不仅能让观众从唐诗宋词中了解到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美感,而且通过多样的艺术形式,更加立体、更多维度地唤起人们对古典文化的重视与热爱。在这些精美的诗书画印之间,中华文脉得到浑融无间的通达合一。展览的成功举办,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此文系展览前言)
大浪淘沙(国画)180×47cm 2024年 /李乃宙
东坡诗意图(国画)136×67cm 2024年 /谢志高
马说•相马者(油画)160×150cm 2024年 /赵培智
那些亲密的时光(油画)180×200cm 2020年 /闫 平
清朗十页之荷、玉兰、菊、兰(国画)147×35cm×4 2015年 /林 蓝
《登飞来峰》诗意图(国画)193×197cm 2025年 /任 赛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感怀》词意(国画)136×68cm 2024年 /李延声
《小石潭记》之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国画)247×121cm 2024年 /魏广君
浓妆淡抹总相宜(国画)235×125cm 2025年 /李晓柱
相关链接:
8月4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共同主办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主题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优秀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展,汇集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共计179件艺术精品。展览的成功举办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具体行动,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发扬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责任编辑:张月霞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