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政协智慧
同频谋发展 共振写新篇
——河北省政协在“十四五”期间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
“河北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我对这里充满感情,把这里建设好是我的心愿。”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饱含深情的话语鼓舞燕赵儿女,感恩奋进,砥砺前行,为“把河北建设好”共担使命、同当主角、争献力量。
在“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河北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再上新台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旨在以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为“把河北建设好”作出生动注脚。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结合全省“十四五”规划,根据省委部署要求,河北省政协认真谋划年度协商计划,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在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中,彰显优势作用,体现担当作为。
胸怀“国之大者”履职尽责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河北把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雄安质量”引领效应充分显现列为“十四五”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努力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
打开“十四五”期间河北省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和协商计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都是每年的履职重点,通过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积极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考察时为当地发展指明方向,也为河北乃至京津冀区域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
几年过去,“两区”建设情况怎样?如何更好地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2021年10月,河北省政协携手京、津两市政协,赴张家口市怀来县、涿鹿县实地调研,围绕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功能涵养区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强化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成立区域生态环境协调议事机制、深化联防联治合作和稳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等意见建议。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围绕“加强产业协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河北省政协再次与京、津两市政协深入开展调研,了解三地产业协作成效和需要突破的瓶颈,并进行交流探讨,提出加快打造雄安新区产业协同创新龙头和重要策源地、推进三地产业政策协同、建立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考核体系等具体建议。
从“一块地”,绘就“一张图”,变为“一座城”,8年来,雄安新区拔节生长、蓬勃发展,一座高质量现代化新城渐成规模。
2025年8月,河北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开展首次集体学习调研,地点选在雄安新区。大家深入企业、科创中心、白洋淀等地,了解科技前沿产业、智慧城市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新区生态环境等情况,深切体会到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对于现代化建设全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表示要广泛宣传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聚焦未来产业和前沿技术,聚焦制约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调研,深度协商议政。
心系“省之重者”展现担当
“十四五”期间,河北设定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和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等经济发展新目标,力争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根据省委、省政府当年工作重点,省政协将能够做到、可以做好的选题纳入年度履职要点,以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助力“十四五”期间全省经济发展目标实现。
“从现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选择科技型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在土地、设备、人才等方面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2023年9月,在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上,申书兴常委提出具体建议。此次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先行先试作用,推动农业强省建设”协商议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委员们带着深度思考积极建言,给相关部门带来“收获很大”的感受。
瞄准“十四五”期间河北确定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目标,省政协聚焦营商环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开发区能级提升、初步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等方面高质量建言,促进全省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
“推动自贸区中央法务区建设”是2024年省政协确定的远程协商议题。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自贸区代表和省直有关部门同志隔屏交流、畅所欲言。大家直面问题,分析原因,对自贸区中央法务区建设给出中肯建议,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促进项目聚集和招商引资提供参考。
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是河北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在“十四五”期间,河北力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河北省政协连续3年关注“降碳”话题。2023年,省政协将“推进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列为专家协商议题,协商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有关部门积极吸纳建议,研究推进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措施。2024年,省政协接续开展“加快降碳产品价值转化机制体制建设”专题调研,并召开“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积极推进减污降碳”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寻计问策,有关部门进一步吸收相关意见建议,为2024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助力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供了参考。2025年,省政协围绕“加快推进零碳园区建设”组织党外委员开展专题视察,就“推进钢铁行业降碳减排和转型升级”进行专题调研,继续为河北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
情牵“民之盼者”积极作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四五”期间,河北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等目标,以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
在省政协年度要点计划中,协助省委、省政府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占有重要分量,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托幼、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等内容,省政协建真言、聚共识,助推有关工作开展。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2021年,就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治理,省政协结合重点提案督办开展专题协商。省直有关部门听取委员们提出的增加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意见建议后,直面问题,从案例推广、实绩考核、移风易俗等方面明确具体措施。
养老服务也是省政协持续关注的重点。2025年,省政协将“加快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质量”列为专题协商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委员们就健全沟通协调监督考核机制,及时调整优化适老化改造内容和标准体系,加强适老化改造机制建设和流程管理等方面,与省直有关部门同志面对面交流,凝聚共识。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稳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针对“十四五”期间全省“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标,省政协发挥优势作用,积极献计出力。
“现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不断增强,要不断健全制度机制,进一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推动治理关口前移,确保矛盾采集的及时性,科学评判风险隐患。”在2023年省政协组织召开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与来自乡村、社区、派出所及省、市、区有关部门的同志共同探讨如何坚持好“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做好“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
“单靠财政投资难以满足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资金需求。”2024年,省政协围绕全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召开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并开展专家协商。政协委员和水利、金融等领域专家提出的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水利投融资体系等意见建议,给省直有关部门同志带来“专业、独到,很受启发”的收获,表示认真研究吸纳。
“十四五”期间,河北省政协与省委、省政府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履职助推河北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充分展现出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十五五”规划实施即将开启,河北省政协将一如既往与省委、省政府同频共振,助推河北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本报记者 高新国)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