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浙江专题>人民政协报看浙江

弘扬中国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赓续中华文脉 弘扬中国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5年10月18日 08:01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浙江

与会人员在浙江杭州进行学术调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诗画浙江、文韵悠长。今年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擘画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提出“红船精神”2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浙江杭州举办了“赓续中华文脉 弘扬中国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主旨演讲和专题研讨环节,与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享真知灼见,为赓续中华文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充分探讨交流。

■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黄守宏在论坛开幕致辞时表示,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加挂中华文化学院牌子,承担开展以爱国主义为宗旨,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活动职责,在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宣传和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方面肩负重要使命。

国务院参事室原党组书记、主任高雨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要领会其深邃的观点、战略的谋划、科学的部署,更要掌握其正确的立场、管用的方法,坚持学思践悟,贯彻到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文序表示,本次会议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历史纵深、时代脉动中循迹溯源,共同探讨中华文脉赓续与中国精神弘扬之路,意义重大。希望能够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总结浙江实践,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更好担负文化使命。

高水平大学是传承知识与文明、塑造灵魂和思想的重要阵地,历来承担着赓续中华文脉、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使命。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表示,浙江大学致力于知识创新和文化引领,将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播作为办学的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在新的发展阶段,浙大将继续发扬光大浙江精神和“求是精神”,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发展中华文明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和强国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黄守宏表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赓续中华文脉、弘扬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表示,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精神继承,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写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纽带。弘扬中国精神,要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目标,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要从历史渊源维度、时代使命维度、领导力量维度“三个维度”,研究阐释中国精神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要以“信念”“奋斗”“自强”“创新”为主线,坚持淬炼信仰、勇于担当、躬行实践、返本开新“四个关键”,把中国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落实落小落细。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深刻总结浙江大地形成的文化精华,对浙江精神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生动、科学严谨的阐释。习近平同志概括提炼的“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是历史积淀、文化淬炼的精华,承载着浙江人民高度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段治文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这进一步赋予了浙江精神新内涵。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敏表示,21世纪的浙江精神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一种阐释。新时代,浙江需在传承浙江精神的同时,融合“红船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其与群众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今年浙江发布了《关于持续深化“八项工程”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实施方案》,提出建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铸魂传播新高地。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表示,“要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擦亮‘循迹溯源’研究品牌,完善党的创新理论铸魂机制,在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上实现新提升。”

■ 履职尽责更好担负时代使命

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学院应当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支持。”

黄守宏指出,社会主义学院要大力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共同为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

中央社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翁贺凯表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原创性、政治引领性、实践指导性,要按照学院的要求,更好擦亮‘中华文化学院’金字招牌,切实发挥自身独特作用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宣传阐释工作,进一步凝聚文化领域代表人士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演讲环节在浙江大学举办,这是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与会人员在共话“赓续中华文脉 弘扬中国精神”时,纷纷表示要深切怀念马一浮先生,缅怀他高尚的人格操守,研究他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专题研讨环节特别设立“马一浮与文化自信”“马一浮学术思想的当代价值”两个分专题,9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发言。大家认为,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对马一浮先生的国学思想、学术成就、艺术成就的研究运用,从中不断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滋养,赓续中华文脉,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本报记者 方慧)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