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最新播报
“十四五”亮点|打卡博物馆创新高!大美中国更“有料”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徐壮)在贵州,“村超”“村BA”成为地区崭新“金名片”;滕王阁前,背诵《滕王阁序》的游客络绎不绝;走进故宫,精美实用的文创吸引游客驻足……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
经过近5年发展,全国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群众文化机构达到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数量屡创历史新高……
如今出行,人们不仅看山、看水、看风景,更欣赏生活之美、体验风土人情、感知历史文化……在山水和人文的交融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焕然一新。
融合,激活更“有力”的产业。
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感悟黄河文明;到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繁华与现代都市的交融;到陶溪川文创街区领略千年瓷都的全新面貌……
近年来,各地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色鲜明的沉浸式体验产品、度假区、主题街区,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数据显示,2024年,各地共举办文旅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有效延展消费链条,群众多元消费需求在丰富多彩的文旅供给中不断得到满足。
融合,熔铸更“有底”的自信。
博物馆成“新顶流”,2024年全国博物馆吸引14.9亿人次游客“打卡”;“考古热”“非遗热”“红色旅游热”百花齐放;“国风”“国潮”引领时尚……
大好河山激发爱国情怀,厚重历史增
而今,绵延千百年的习俗在“日用而不觉”间与时俱进,饱含民族精气神的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自信气度,融汇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
融合,展示更“有料”的中国。
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占比超过1/4。入境游客1.32亿人次、总花费942亿美元。
当“中国游”“中国购”成为海外民
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辉光日新。
江山壮丽,文化大美!奔向“十五五”,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人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