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社会建设蓝皮书:2025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发布

2025年10月22日 17:2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0月22日电 10月16日,北京工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社会建设蓝皮书:2025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北京在民生保障领域的实践成果,其中医疗保障水平提升与“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服务优化成为重要亮点,同时也明确了后续需改进的方向。

2024年,北京市从财政补助、医疗资源布局、便民服务等多维度发力,推动医疗保障提质扩面。在保障标准上,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与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新增30元,让居民医保负担进一步减轻;在医疗资源升级方面,实行“一院一策”,推进中心城区老院区病房改造,新建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现全部公立三级医院向基层下沉号源,同时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动首都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完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控体系,实施中医药高质量研发工程,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从资源规模来看,2024年末,北京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285家,其中医院774家,较上年增加9家,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4.1万张,增加0.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4.5万人,增加2315人,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0166.1万人次,增长3.7%,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便民服务举措也让居民就医更加便捷,全市建成统一预约挂号平台,170家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292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493家定点零售药店支持医保个人账户非处方药线上买药,3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85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300个社区中医阁建成投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显著提升。

在“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服务领域,北京市围绕“七有”目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社区。针对幼儿托育需求,通过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建设、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整合社区资源等举措,逐步扩大社区层面的服务供给;在社区养老方面,推动医养结合及社区嵌入式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与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健康生活提供支撑。不过,报告也指出,当前北京城市社区的“一老一小”基本公共服务仍存在服务对象分类施策针对性不足、服务实践对政策适配度有限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

报告对未来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提出明确方向,建议政府部门持续完善政策体系,聚焦“一老一小”中的“小小孩”与“老老人”,加强社区托育从业人员培训及家庭养育指导,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推进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同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充分依托“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托育、医疗与养老资源共建共享,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公益与商业融合的多元供给模式。还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把高层闲置空间改造为托育配套用房,通过多举措推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从“有”向“优”转型,构建全龄友好、均衡可及的良性生态。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