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政协动态
房地产新模式里的安居答卷
围绕“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开展的专题调研,委员们一路上思考和讨论最多的关键词正是——新模式。
在山东省首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现场,一位准业主大姐掏出手机让记者帮她拍一张跟“新家”的合影。大姐笑容灿烂,记者趁机打听,“房子多少钱一平方米,对房子配套设施满意吗?”大姐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很满意,以前都不敢想能在城里买上房子。”
在另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商深入研究并执行“好房子”的建设、服务和管理等标准,让住房承载了更多生活方式和品质的变化,也让价格回归价值,这样的“好房子”同样受到市场青睐。
保障端托底刚需,市场端满足改善。从政策框架到地方实践,通过政府存量盘活政策,精准破解供需错配难题,“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的探索,更从顶层设计上避免了供需失衡,让住房供给真正匹配人口流动与民生需求。
调研现场,一位委员抛出“三句话”:政府做预期、企业做产品、金融做长期。话音未落,有委员补充第四句:“时间做裁判”。
大家深以为然。
随着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变化,面对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是一种需求,“好不好”也是一种需求,有需求就有潜在市场。唯有持续深化“保障保基本、市场供多样”的制度设计,推动房企聚焦品质与服务,才能让行业真正回归居住本质。而当每一项政策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安居实惠,房地产市场必将通过新模式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编辑:孙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