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企业蓄势发力 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十五五”规划决定着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中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影响。“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委员、热景生物董事长林长青:
在生物医药创新浪潮中践行国家战略
生物医药是国家 “未来 10 年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 的关键领域,它也是兼具民生价值与科技含量的核心赛道。作为热景生物创始人,我始终认为,企业的发展必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自2005年成立以来,热景生物深耕生物医药领域,并坚守“从特色诊断到创新制药”的全产业链升级战略,以技术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困局,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的 “免内卷” 之路。
在临床诊断领域,热景生物以技术攻坚构建核心壁垒,构建了生物活性原料研发、糖捕获、磁微粒化学发光、上转发光、胶体金免疫层析、酶联免疫、分子诊断、仪器研发等八大技术平台,形成覆盖多检测场景、多技术路径的完整体系。全球首台外泌体microRNA全自动检测仪,填补了外泌体临床自动化检测的行业空白;肝癌早诊三联检、细胞因子等产品凭借精准性与稳定性成为行业标杆。
在创新制药领域,热景生物通过尧景基因、舜景医药等子公司构建多元化研发矩阵,重点围绕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布局小核酸药物、抗体药物,已获得了由舜景医药处于临床研究中的全球首款心梗急救抗体药SGC001、智源生物处于临床研究中的AD治疗抗体药物AA001,以及尧景基因的肝外靶向小核酸药物递送平台等组成的第一波成果。此外,我们的抗体药与小核酸药研发项目成功获得 2025 年度北京市科委医药创新品种及平台培育项目支持,这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国家战略赋能企业创新的生动体现,为我们加速突破关键技术注入了更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更让我们信心百倍。立足“十五五”规划,热景生物将重点聚焦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以“创新诊断、价值检验”的高度深化体外诊断平台建设,推动数字诊断的应用,让原创技术更好地服务患者、惠及民生;二是加速生物创新药管线突破,推进尧景基因 First in class 小核酸药物研发,全力保障舜景医药SGC001注射液(全球首款急性心梗急救创新药)年内进入二期临床,同步推动肿瘤等管线的IND申报;三是拓展生物技术消费品赛道,通过禹景药业将微生物技术转化为肠道健康、皮肤健康相关产品,让高端生物技术走出实验室,惠及更多民生场景。
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委员、三元基因副总经理兼董秘张宾:
锚定生物制造赛道 助力高技术产业新增长
三元基因认为生物制造的发展需以自主创新为根基、产业升级为支撑,而北交所上市则为企业打通了 “技术研发-资本赋能-产业落地” 的关键链路。从侯云德院士克隆中国人源 α1b 干扰素实现基因工程药物 “从0到1” 突破,到 2021年登陆北交所破解长期研发投入的资金瓶颈,企业亲历了生物制造从技术追赶到局部领跑的历程,更体会到资本市场对高技术产业的助推作用。四中全会释放的政策红利叠加北交所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的定位,让企业更期待借助资本力量,在万亿级生物制造市场中突破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助力高技术产业质量跃升。
当前,三元基因一方面聚焦生物制造核心能力建设:攻坚核心技术,推进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剂等 4 大募投项目,其中小儿RSV肺炎治疗药物已完成全部临床入组工作,上市后有望填补全球空白;升级制造能力,智能制造新厂区以工业4.0标准打造数字孪生体系,年产能提升至1亿支,入选北京市智能工厂标杆;拓展产业边界,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8种人源化胶原蛋白,构建 “严肃医疗 + 消费医疗” 双赛道。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北交所上市公司优势用好资本市场:依托上市平台完成2.3亿元融资,重点投向抗病毒药物研发与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破解生物制造高投入、长周期的资金难题;借助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聚集效应,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产业链深度合作。
未来,三元基因将紧扣《建议》部署,深化资本市场运用:持续通过北交所再融资工具,加大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γδT 细胞免疫治疗等尖端项目投入,突破生物制造 “卡脖子” 技术;依托北交所并购重组机制,探索收购细分领域创新药企,加速技术整合与产业布局;借助北交所和资本市场平台,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与产业影响力,以资本赋能生物制造,切实践行 “再造高技术产业” 的时代使命。
海德氢能CEO姚昌晟:
中国氢能产业将从示范探索迈向规模化发展
“十四五”时期,全球氢能产业正在兴起,中国氢能领域取得了扎实进展。国家层面发布了产业顶层规划,产业链初步建立;在工业、储能、交通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了规模化的示范引领,核心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步入“十五五”,中国氢能产业将进入从示范探索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进程由两大确定性趋势驱动:一是在深度能源转型中,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持续上量,绿氢已成为解决“非电”领域消纳与脱碳的核心路径;二是在钢铁、化工等难以深度电气化的工业领域,绿氢正从一个“示范选项”转变为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选项。在此背景下,中国氢能产业不仅将成长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增长极,更有望在技术迭代与产业生态整合上引领全球。
海德氢能专注于提供领先的绿氢制取与利用综合解决方案,凭借首创的方形插片式带压电解水制氢系统 HydoLyser®,稳居国内市场第一梯队。已在中国、欧洲及中东落地超过20个标杆项目,覆盖氢交通、储能、绿色燃料与工业减碳等多元应用场景。
企业的发展得到中国石化、沙特阿美、蔚来资本、红杉中国等全球能源与资本的青睐,是沙特阿美、中国石化、壳牌、道达尔能源等国际能源企业的绿氢科技合作伙伴。海德氢能通过欧盟CE全指令认证,具备面向欧洲能源标准的系统交付能力——其中德国落地的风电直连制氢项目,为首个符合壳牌标准的高压碱性制氢系统,意大利项目则为当地首个获“欧洲氢谷”补贴的光伏制氢示范工程。海德氢能目前正联合华为数字能源、国电南瑞、金风科技、惠生工程等企业,构建涵盖“制氢—储运—应用—服务”的多元氢基能源生态体系,并在欧洲建立本地化运营与数字化服务网络,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在国家“十五五”规划的指引下,海德氢能将持续专注于绿氢技术的深度研发与全球化商业应用,致力于进一步降低绿氢成本并推广成熟的商业模式。同时,将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深化与全球能源领袖的战略合作。不仅要做领先的绿氢科技企业,更要主动参与并引领全球绿氢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闫秋图)
编辑:钱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