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评论理论

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历史方位与时代使命

2025年10月28日 09:10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五五”时期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方向,必须立足历史、世界和未来三个维度,系统理解其历史方位、全球坐标与时代使命。

深刻把握在阶梯式递进中接续奋斗的历史方位。

从历史维度考察,“十五五”时期仍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十四五”时期,面对世纪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民心基础,为“十五五”时期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

中共十九大确立“两步走”战略安排,擘画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十五五”时期处于这一战略进程的枢纽位置,既要巩固拓展“十四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果,又要为“十六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蓄势聚力,肩负着承前启后、筑基拓新的双重任务。现代化进程是阶梯式递进、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过程,“十五五”时期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成效,不仅关系到能否夯实既有发展基础,更直接决定着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取得决定性进展,深刻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进程与发展成色。

面对新的历史方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和战略主动,自觉将“十五五”发展置于民族复兴的宏大历史叙事中加以审视和推进,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巩固和拓展既有优势,在阶梯式递进中扎实迈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步伐。

深刻把握于变局中育新机、于挑战中塑优势的全球坐标。

从世界维度审视,“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重要阶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态势复杂激烈,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可预见性显著增强,给我国带来严峻挑战,也蕴含重大战略机遇。

全会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做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重大判断。这一判断植根于我国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治理效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回旋空间、完整产业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丰富人才资源的创新潜能,共同构成了在不确定世界中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全会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这既立足于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也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远景目标的设定,要求我们在“十五五”时期必须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夯实国民经济基础,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全会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作出明确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为世界注入确定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

深刻把握以高质量发展夯实现代化根基的时代使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十五五”规划实施全过程各环节,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人民至上。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障碍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破除制约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这六大原则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构成推进“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必须全面把握、系统落实,将其贯彻到规划实施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时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信心、锐意进取,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规划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作者王济光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