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一老一小共绘温情——

宋庆龄青少中心奏响“敬老月”和谐乐章

2025年10月29日 15:26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0月28日电(记者 赵莹莹)金秋十月,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 “宋庆龄青少中心”)内暖意融融,2400余名银龄老人与孩子齐聚一堂,共同参与“银龄精彩・共育未来”敬老月主题日活动。

在笔墨丹青的晕染与欢声笑语的交织中,一场融合传统文化、智慧科技与艺术体验的学习盛宴徐徐展开,“一老一小”相伴互动的身影,成为秋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1

“来,宝贝,感觉笔在走路。”活动现场,一层中庭长桌前,63岁的靳文虎正握着孙子靳翊言的手共绘秋日花卉图。温和的叮嘱中,毛笔落下,墨色晕开,祖孙俩相视而笑的瞬间,定格下代际共融的温情。一旁的书法、国画、版画三大传统艺术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墨香与童趣交织成独特的文化图景。

书法区里,“福”“寿”“重阳安康”等临摹帖整齐排列,老人们凝神挥毫,教师在旁细致指导握笔姿势,一张张饱含心意的作品上,不仅有遒劲笔墨,更有对晚辈的温情祝福。

国画区以“秋日雅韵”为题,71岁的刘彦弟勾勒柿子轮廓时,外孙女邹月溪主动请缨:“外婆,我帮您补枝叶!”祖孙二人分工协作,调色勾勒间,引得旁人频频颔首。版画区围绕“吉庆祥和”主题,指导教师全程示范操作,初次接触版画的老人在耐心协助下完成作品,兴奋地与成果合影,盼着向晚辈展示传统艺术的魅力。

艺术课程区里,悠扬的葫芦丝、婉转的古筝、铿锵的京剧唱腔与优美的古典舞姿,交织成悦耳的“夕阳乐章”。刚退休的田秀芳身着素雅旗袍,跟着老师学习模特形体,脸上满是欣喜:“年轻时就喜欢,今天终于圆梦,还认识了不少伙伴,越活越有劲儿!”传统文化课程区的茶道体验则别有韵味,老师一边演示泡茶技艺,一边讲解茶文化内涵,老人们端杯细品,在茶香氤氲中感受东方美学的宁静惬意。

智慧科技体验区让老人们触摸到数字时代的便捷。探客工坊内,AI时光机课程备受青睐,老人们拍摄自拍后轻轻一点,屏幕上便生成专属卡通形象,新奇体验引得阵阵惊叹。健康烘焙课上,从揉面塑形到烘烤出炉,老人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乐趣,香甜的饼干出炉时,分享的喜悦在空气中蔓延。

2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支持。宋庆龄青少中心提前统筹规划,各支持单位从文化资源、学术研究、产业运营等维度赋能,现场设置的健康义诊服务,更让温暖底色愈发浓厚。活动中,800余名老人深度参与专属艺术、综合类课程及互动项目,1600余名老人分批参观创空间、蒙空间、粹空间及“缔造未来”主题展览,直观感受全龄化、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与环境。

“在这里学到知识、感受温暖,还找到了和孩子交流的共同语言,大家一起成长。” 一位老人的感言,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宋庆龄青少中心今后将持续发挥平台资源优势,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深化“银龄精彩,共育未来”项目。以构建全龄段终身学习体系、打造“教育双向滋养,代际共融”共育平台为目标,围绕“丰富自我、幸福健康、代际传承”,为老年人提供多元活动、课程及空间服务。

同时,中心还将搭建“代际创新育人”工作坊,开展“与老人同行”校外教育赋能研究,在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中彰显独特价值,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绽放。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