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江苏南通市政协:讲好银发故事 擦亮金字招牌

2025年10月29日 18:0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截至2024年年底,南通全市百岁及以上老人1583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1.6/10万,不仅在国内少见,更是远超联合国“长寿之乡”7.5/10万的标准。

健康长寿是人民群众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南通的一块金字招牌。市政协多措并举,助力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10月28日,重阳节前一天,南通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在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如皋,举办“长寿南通”研究情况通报会。年初,市政协确定了“长寿南通”研究相关课题,组成两个课题小组深入调研。通报会是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牵头第一课题小组的市政协环境资源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擦亮南通长寿之乡名片,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为主题,以南通市所辖的如皋市为重点开展调研。调研发现,从长寿食品深加工到智慧康养场景构建,从老年教育产业布局到适老产品研发,如皋将长寿文化软实力,淬炼成经济发展硬支撑,让银发群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如皋初步形成的‘经济-生态-长寿’协同发展模式,为工业化地区破解‘发展与健康’矛盾提供了新方案。结合调研,我们建议,以‘人民幸福’为核心,凝聚长寿价值共识;以‘全域统筹’为路径,打造长寿特色品牌;以‘宜居宜养’为导向,夯实长寿民生根基;以‘产业融合’为引擎,培育银发经济产业链。”市政协环境资源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周斌说。

在深入调研的同时,南通市政协积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共同为“长寿南通”建言献策。研究情况通报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赵俊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作专题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爱妹表示,要立足东方文化基因与现代治理逻辑,创新构建“文化铸魂—政策筑基—产业赋能”三轮驱动的实践体系,形成“长寿有质量、老年有价值、晚年有温度”的新时代治理成果。南通市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顾忠贤表示,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逐步得到社会普遍赞扬。南通实践为国家顶层设计长护险制度不断提供经验。南通将不断深化完善长护险制度,勇立改革潮头,继续引领全国长护险制度发展。

在深入调研的同时,市政协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广泛听取委员关于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建议。

今年初,南通市政府点题,希望市政协围绕“支持和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

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先后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智库成员赴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关县(市)区开展深入调研,并向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先进地区进行函调。国庆前夕,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与会者从康养产业转型、科技创新赋能、要素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会后,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专题协商会议纪要。市委书记吴新明对报告做出批示肯定。吸收政协建议,南通市持续优化康养产业发展,今年将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户,2027年建成100个适老住宅项目、100个完整社区,实现城乡康养资源均衡覆盖。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康养+”深度融合,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市政协还围绕“生育服务体系与激励机制建设”举行专题协商座谈会。会前,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组建专题调研组,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会上,9位委员围绕加强生育支持政策的系统协同、构建生育支持新体系、提升生育健康服务水平、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强化妇女就业保障机制、培育新型婚育文化、促进生育责任男女平等共担等方面建言。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认真回应委员关切,就突出政策集成,汇聚生育友好坚实底气;建强服务体系,擦亮生育友好南通底色;保障合法权益,夯实生育友好发展底座;培育新型文化,彰显生育友好深厚底蕴等方面达成共识。

南通市政协主席周伟文表示,近年来,市政协关注南通人口特点、聚焦民生关切难点,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履职成果。下一步,市政协将坚持做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江迪 通讯员 刘冬梅)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