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塞上驼城绘出两岸融合发展新图景

——第五届海峡两岸同名乡镇“横山”互动协作会亮点纷呈

2025年10月30日 18:3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金秋十月,塞上驼城金风送爽,情满横山。10月13日—15日,陕西省在榆林市举办以“同名心更近、同根情更浓”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同名乡镇“横山”互动协作会议,来自海峡两岸九地同名乡镇130余名代表跨越山海,共赴“横山之约”,共叙血脉亲情,共商融合发展。

1

同名搭桥。以“同名”为桥梁,以“合作”为目的,九地横山串联起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2015年至今,榆林横山先后参加重庆綦江、四川遂宁、江苏横山桥、浙江龙游历届海峡两岸同名乡镇“横山”互动协作会议,因同根而相知、因同名而相聚、因同心而相约。这次会上,共同发起《海峡两岸同名乡镇“横山”互动协议倡议》,榆林城关街道与台湾新竹县横山乡进行会旗交接,并以“签约”方式推进榆林横山与广西陆川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浙江龙游就两地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借助两岸同名经济圈资源优势,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最大限度拓展合作渠道,增进两岸民间交流互动。

2

文化凝心。开幕式上,榆林采取陕北民歌、秧歌、腰鼓、说书等方式,自编自导自演以原创舞蹈《等你归来》、原创歌曲《我的大横山》、原创舞台剧《跨越山海 寻根横山》等为主的文艺晚会,把台胞寻根祭祖、榆台经贸合作、非遗交流传承等故事搬上舞台,让两岸亲人在欣赏中华优秀文化中心灵契合。来自榆林横山的老腰鼓表演,让与会嘉宾感受到了陕北人的热情与豪迈。陕北说书是横山区国家级非遗艺术,现场演绎的一段特意为这次活动谱写的《两岸横山一家亲》引来现场嘉宾阵阵掌声。榆林用这种古老的腔调,唱出了九地“横山”跨越海峡的温暖互动。城关镇街道(原横山镇)党工委书记贺宏飞介绍,九个同名乡镇以文化为媒介,以交流为愿景,推进融合发展结出丰收果实。

3

产业筑基。本着“联心共筑思想根基、联手共建教育基地、联动共创团结格局、联合共兴产业发展、联袂共护和谐安宁、联欢共谱文化新篇原则,来自两岸九横山发挥“同名横山文旅联盟”优势,分别推介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举行农文旅合作共建和“海峡两岸九地横山农特产品授权展销店”揭牌落地仪式,线下线上集中展示销售“横山”羊肉、香猪、稻田蟹、羊脂皂、羊绒制品、苹果汁、茶点等特色产品10大类78种,现场签售金额10万元以上,把“两岸一家亲”理念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商贸与人文实践。为把农特产品授权展销店建成连接市场与人心、推广产品与传递情谊的重要平台,城关街道计划从 “坚持品质品牌,打造示范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数字产销体系”“推动产业协作,助力乡村振兴”三个方面精心运营,努力为海峡两岸共同富裕贡献“横山力量”。台湾新竹县横山乡乡长张志弘说:“这次会议主办方组织的活动内容相当丰富,让我受益良多”。他说九个乡镇都有各自的特色,希望通过这种交流把文化、农业、科技融入其中,互相带动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4

寻根聚力。在仪式现场,一段跨越海峡的寻根故事短片——《海霞万里·根脉一家》,展现了海峡两岸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真挚情谊,记录了一场穿越300余年的亲情奔赴——自2012年起,台湾台南新田里村40多名李氏宗亲踏上寻根之路,300多年来第一次回到陕西省横山区党岔镇龙眼沟,开展寻根祭祖和文化交流活动,并栽植两岸“同根树”,表达两岸同根同源和对祖先的追思之情。从那以后,亲情不断线——2012年到2024年之间,他们五次归来,用脚步续写血脉的篇章。每一次归来,当地乡亲们都用热情的陕北秧歌、地道的陕北说书迎接远方的亲人,先后接待台胞王麟祥、朱英龙、李汉民等人回乡考察,为横山教育事业捐资40余万元。2013年,应新田里村的邀请,榆林横山李自成研究会一行10人赴台开展交流活动,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接待。此行还在当地参加了李自成诞辰406周年庆祝活动,通过交流促进了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台胞家属王生俭告诉记者,能参加这个活动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的祖爷爷祖奶奶和叔父都在台湾高雄市,“希望台湾同胞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5

环境赋能。会议期间,榆林市侨联主席王华胜、横山区委书记苗玉祥分别致辞,介绍榆林营商环境。该市推行营商环境“体验官”“红蓝章”审批模式,建立涉台信访综合应用平台,对投诉举报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处理,让台胞台属台青在榆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深入开展涉台政策学习宣传,对现有涉台服务政策整合完善,确保国台办惠台政策“31条”和陕西省惠台“60条实施意见”在榆落地生根。借助民营经济促进颁布实施,榆林市还把对台资企业的支持纳入全市经济稳增长措施“30条”,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台资企业以实际行动拥抱AI新时代。“通过名师讲堂、科普带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我为推动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作出了积极努力,受到院党委的肯定和表彰。”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人事教育部教育培训主管、台胞王振中说。(陕西省榆林市委统战部)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