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民进

党外委员“打造科技创新走廊,赋能东北全面振兴”专题考察日记之三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 潘碧灵

2025年10月31日 09:4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8月22日(星期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次专题考察专门安排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开展红色教育。

日俄监狱旧址是1902年由沙俄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的殖民监狱遗址,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近代监狱遗址之一,占地2.6万平方米,包含275间牢房、15座工场及绞刑场等设施。博物馆通过原址场景复原、专题展览和文物陈列,生动展现了帝国主义侵华铁证与中国共产党人狱中抗争的壮烈史诗。‌

亲眼看到殖民统治的残酷与革命志士的抗争,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特殊时刻,这次红色教育更让我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作为政协委员,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8月23日(星期六)

总结与体会

考察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全国政协组织的视察考察调研活动,既是让委员实地了解国情、知情明政的平台,也是提高委员履职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次专题考察就是一次生动的例证——5天的考察紧凑充实、安排合理,切实增强了对“打造科技创新走廊,赋能东北全面振兴”这一主题的直观感受和深刻认识。返程途中,我就迫不及待地写下了本次考察的收获和启示,权作“委员作业”。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目前已初见成效。现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保持定力、持续发力,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创新,必定会成果丰硕、人才辈出,东北全面振兴大有希望。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区域创新布局。建议结合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契机,编制哈长沈大及蒙东地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和省域、市域科技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政策举措,实现跨区域协同和资源高效配置。

三是明确思路方向,聚焦优势领域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从更宽视野、更高站位、更准定位、更实落地进一步分析论证未来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除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等领域科技创新外,要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尤其是黑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尤其是北温带生态系统恢复与构建等特色领域的科技布局,以形成差异化创新优势。

四是三级联动梯度推进,构建科创体系。构建“区域—省域—市域”三级联动,梯度推进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教育人才融合发展,尤其要发挥省域统筹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区域科创资源整合与能力提升。

五是打造创新平台,强化有组织科研和跨界协同。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国家、区域、省、市级的高水平科创平台,实行共建共融共享,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跨学科人才培养和政产学研企深度融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六是完善创新机制,完善区域协同治理模式。组建国家层面跨部门、跨地域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实行“理事会—科创城—实验室—研究小组”的科创管理和运行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推进政企融合,强化激励政策,激发创新活力,形成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持久动力。

通过专题考察,我更加坚信,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优势领域、完善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东北地区就一定能实现全面振兴。我也将在工作和履职实践中积极推介辽宁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包括湖南在内的各地增强科技创新工作认识、优化科技创新举措建言献策。

编辑: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