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政协历史
朱蕴山诗词故事
朱蕴山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等。
在长达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朱蕴山以诗记事、会友、言志,写作数百首诗词,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朱蕴山
“拼将热血酬心愿”
朱蕴山自幼饱读诗书,早早树立革命理想。他心系民族命运,在家乡办学,希冀播下更多革命种子。
朱蕴山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积郁难平。面对复辟势力的卷土重来,愤懑不已,为国家前途担忧。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朱蕴山深感“眼中血泪旧啼痕,海寇东来天地昏”,在民族危难之时自励自警,“岂可瓦全宁玉碎,国亡家破我何存”。1936年元旦,他喜闻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意气风发,作诗:“天与老夫缘不浅,东窗日日早来红。”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预谋发动内战,1946年朱蕴山离渝赴宁,临行前感慨:“滚滚江流东复东,一波未伏一波汹”,焦虑国内危局:“破舟又遇腥风起,独立斜阳爱晚红”。1948年10月,他借纪念“双十节”作五言长诗笔伐内战,怒责蒋介石政权撕毁《停战协定》:“越打国越乱,越打民越穷”;直戳国民党当局痛处:“今之独夫豺,此路绝不通”;直言反动统治必将穷途末路:“玩火必自焚,真理古今同”。
新中国成立后,他满怀热情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大潮,1952年回家乡视察,赞叹一派新兴气象:“河山信美今逾昔,劳动人民力胜天”;1954年游黄山时咏叹:“日斜雨歇快登楼,风景无边一望收”。他为祖国建设成就欢欣鼓舞,1961年途经包头时,抒写下“为问成吉思汗,何如当代英雄”的壮志豪言;参观新安江时,感叹“封建王朝俱已灭,钓台从此不须高”,抒发了“自力更生功第一,千秋不朽奠宏图”的万丈豪情。
“此行各努力”
朱蕴山一生广交友、重友情,常以诗作团结动员志士友人并肩作战,饱含缅怀、眷念和勉励之情。
朱蕴山曾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行动,事败后被捕陪斩。他感佩徐锡麟“恩抚待我,私恩也;我杀之,公义也”的胸怀,作诗祭颂:“公舍私恩殉公义,杀身应比古贤坚”;在徐锡麟衣冠冢前,诗酒悼念:“新月满林风景异,同来煮酒祭黄花”。在安庆北门外,忆起当年岳王会牺牲的战友,不胜怨愤:“日暮荒丘人去远,尚余幽愤澈苍穹。”
辛亥革命光复时,韩蓍伯于江淮一带树起反袁旗帜,后被刺身亡,朱蕴山闻之悲愤不已:“如何萁豆竟相煎,雨泣神州又暮天”,赞其坚贞堪比春秋晋国史官董狐:“人亡剩有诗篇在,夜半闻鸡拜董狐”。清明时凭吊韩蓍伯墓:“日暮荒园人迹少,离离蔓草没孤云”,用韩笔名“孤云”寓于诗中,透出深沉忧伤。他呼吁人们鼓起勇气,紧跟革命形势:“白浪如山卷似银,风潮一日一篙新”,坚定信念,努力革命。
遭遇革命困境时,他常以诗言志,勉励战友坚定信心。1911年初,好友宋豫琳应赵声之约赴粤起义,他赠诗壮行:“此行各努力,相约白门秋。”蒋介石于九一八事变后秘密杀害邓演达,朱蕴山为怀念亡友填词《念奴娇》,发出喟然长叹:“应念壮士归来,中流击楫,肝胆硬如铁。易水萧萧风渐冷,泪逐波臣呜咽。禾黍离宫,荆榛塞道,往事那堪说!何年把剑?誓扫神州腥血。”
皖南事变爆发,朱蕴山慨愤难平:“燃箕煮豆果何堪,劫火消来骨已寒。”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空前溃败,中共中央呼吁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朱蕴山偕中共代表居中联络:“愿将一片丹心火,化作人间老马牛。”
“徘徊终究误前程”
朱蕴山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期冀台湾当局走和平统一的光明之路,期望台湾旧友以国家民族为重,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1961年,他从《人民日报》看到于右任怀念大陆的诗,深情应和:“台澎一水盈盈隔,日暮孤城胡不归”,盼望台湾回归之情溢于言表。1962年除夕,他有感于台湾当局狂啸反攻大陆并在东南沿海骚扰破坏,赋诗《寄语海外》:“梅花岁岁献春红,大好河山日正中。爱国一家望台北,临风怀想郑成功。”以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榜样,劝告台湾朋友爱国不分先后,共同振兴中华,高扬爱国旗帜。
随着形势发展,我党调整对台方针,决定每逢双日停止炮轰金门以缓和两岸紧张局势。1963年他到福建厦门视察,眺望金门沿海诸岛屿,百感交集,遂作《瞭望金门》告台湾同胞:“悬心吊胆双单日,胡不归来坠九渊”,祈盼早日结束海峡两岸骨肉同胞令人痛心的分隔局面。
1975年,88岁高龄的朱蕴山以旧体诗二首怀念仍在台湾的各方面故朋旧友:“波涛汹涌隔重洋,风雨鸡鸣色莽苍。却忆台澎诸故旧,孤悬何不早还乡?中山遗教早完成,祖国山河日日新。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究误前程。”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身为副委员长的朱蕴山对此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我们民革的同志以往为台湾回归祖国,虽然作了努力,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应该继续努力,充分运用自己的历史关系和社会条件,主动地多做工作,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不久,在民革举办的一次联欢会上,有人朗诵了他的新作,抒发怀念台湾朋友期盼统一的心声:“怀祖国,念台湾,情波脉脉两心连,分合几度悠悠事,易帜回归正道宽”。
1980年,朱蕴山为中国新闻社撰写《回忆辛亥革命,激发爱国热情》,“在辛亥革命69周年到来之日,我缅怀先烈,充满激情,更愿与台湾老一辈的朋友们共同为了祖国的统一、繁荣昌盛、子孙后代的安乐幸福而努力。”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编辑:廖昕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