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资讯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时代楷模”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2025年11月13日 10:50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委举行“时代楷模”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简称“报告会”)日前走进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报告团成员的讲述令人心有感触。

“在重庆,有600余万名未成年人。这些孩子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有进城创业家庭的孩子。”荣膺“时代楷模”称号的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常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少年抢劫了41次,抢走同龄人600多元零花钱,其中数额最小的一笔金额是5毛钱。被告席上,孩子红着眼眶哭着说‘爸妈离婚没人管我,被人欺负没人帮我,现在我犯了错,你们都来审判我’。”报告团成员,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梅玫从2004年办理的一起少年抢劫案说起。

少年的话令梅玫陷入沉思:未成年人保护不是可以“将就”的任务,而是必须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落实落细的事业。此后不久,由7个人组成的重庆市首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诞生了。20余年来,重庆市三级检察院青少年维权岗扩展到45个,团队成员发展到500余人。

这些年,渝检护“未”团队帮助过的孩子,有的考上大学追逐梦想,有的成家立业撑起小家,有的在山火来袭时逆行而上,成为守护他人的“救火英雄”。

10年前,她是台下听法治课的中学生;10年后,她成了穿上制服的法官助理。从被守护到守护者,报告团成员、重庆市璧山区法院法官助理韩丹用自己的经历生动演绎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

穿上制服那天,韩丹想起了两封信:“高中时,我写下了第一封给梅玫姐的信,并告诉她,我最想考的大学就是政法类的大学。去年,渝检护‘未’团队成立20年之际,我又给她写信:‘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像你们一样,做有意义的事,将法治理念传播给更多人。’”

在韩丹看来,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奔波的脚印、熬红的双眼、沙哑的嗓音,都在诠释着他们秉持法治精神、坚定法治信仰的无言承诺。

“7年前,一场车祸带走了3个未成年女孩的父亲,而他们的母亲早在这场车祸前就已去世,3个孩子一夜之间成了孤儿。”接手这起案件后,报告团成员、重庆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李非白发现,难的不是办理交通肇事案,而是案件办结后,孩子们面临的“难题”:如何解决监护问题?如何为年幼的3个孩子守护好案件赔偿金?

这些难题逐一被解决后,李非白的决心依旧很坚定:“再难也要守着孩子们好好长大。”这一守就是7年。“从事未检工作的这些年,我常常在想,一个检察官,到底应该以什么身份站在孩子身边?这些年,我们常常不被理解:这些是你们的工作职责吗?一个案子要办那么久吗?我想说,办案有期限,‘守护’没有。”李非白的话打动人心。

“被孩子们唤作‘检察官妈妈’的李非白,与同事用7年时间悉心守护3名失去双亲的孤儿,令我深深触动。”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向记者分享了聆听报告会的感受:“司法的权威不仅源于公正的裁判,更源于人民群众内心的认可。那些被帮助过的孩子的转变,是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履职最温暖的回响,与老百姓心中那杆公平正义的‘秤’同频共振。”

他曾经是一名边疆军人,在西北边陲保家卫国;8年前,他换上检察制服,站上了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哨位”。报告团成员、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唐焕然虽然身份变了,但那份“守护”的初心从未改变。唐焕然讲述了他如何实现从“0”到“1”的突破、闯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路径的故事。

一笔一笔核算心理康复所需费用,让被告公开道歉并支付心理健康重建费,向网络平台发出检察关注函,推动“实名准入、域名巡检、一键举报”管理机制……这一过程尽管困难重重,但唐焕然始终坚信:“只要对孩子有利,再难,也要去闯!”

这是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法治框架内创新求索、敢闯敢试、敢想敢干,填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空白的一个生动缩影。面对未成年人保护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渝检护“未”团队从未停下脚步,始终在追问:“还能做得更好吗?”

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吴波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创新性地摸索出“望闻问切”的“土”方法——“望”是看得仔细,从细节处往往能发现问题;“闻”是用心倾听,让孩子打开心扉;“问”是有技巧地询问,拼凑孩子的“健康地图”;“切”是找准孩子的“病根”,对症下药,精准解决问题。

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厅厅长缐杰对报告团成员的讲述感同身受:“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事迹,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实践的优秀成果,也是新时代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一个缩影。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将以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为榜样,深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协同推进‘六大保护’,更好守护祖国的未来健康茁壮成长。”(记者 高志民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