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消费,正在被重新定义

2025年11月17日 09:45  |  作者:杨岚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一重要论述精准把握了我国消费市场的深刻变革。当经济快速发展筑牢物质根基,当前百姓的消费逻辑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深刻转型,而当代年轻人倡导的“人生是旷野,是一场体验”,正是这场转型最鲜活的写照。

不同于老一辈,今天的年轻人不再执着于囤积有形商品,而愿意为美好体验买单,比如在演唱会现场与万人合唱释放情绪,用徒步露营解锁城市周边的自然野趣,这些“会发光的经历”比物品的拥有更能赋予生活质感;自我提升成为消费新刚需,线上技能课程、线下兴趣培训班、专业资格认证学习,每一笔支出都是对更好自我的投资,呼应着“投资于人”的发展导向;陪伴型消费持续升温,宠物寄养、陪诊服务、搭子社交、虚拟陪伴产品,填补着情感空缺,让消费成为填补孤独的温暖联结。

不同群体的消费期待,勾勒出时代变迁的清晰轨迹。

回望过去,短缺经济时代的消费核心是满足生存刚需,“三大件”的迭代是国人对物质改善的朴素向往,投资于物的基建扩张与商品供给,为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今,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消费的重心悄然转向“人”本身。

老年人为健康管理、智慧养老服务付费;中年人在亲子陪伴、职业提升、文化体验中寻找生活平衡;年轻人则以“人生短短三万天”的通透,将消费视为自我表达的载体,从盲盒收藏到非遗体验,从剧本杀社交到AI陪伴,每一种选择都彰显着对个性解放、情感共鸣、价值实现的追求。这种变化背后,是“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顶层设计赋能,是从“单纯依赖物质投资”向“供需两端发力、以人为核心”的发展逻辑转型,更印证了消费升级本质上是民生改善的具象化呈现,亦反映了人的成长与时代的进步。

从为生存消费到为美好生活消费,从投资于物到投资于人,从满足功能到促精神丰盈,消费的维度拓展背后,是国家发展理念的升华,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升级。当消费回归“以人为本”的本质,既满足着个体对体验、成长与陪伴的多元诉求,也通过激发内需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未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消费将不仅是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更会成为每个人书写人生旷野、丰富生命体验的重要载体。

相信在惠民生与促消费的良性互动中,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进一步实现,而这正是时代发展最温暖的底色。(杨岚)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