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中国商业史学会第七届《货殖论坛》“京津冀商文化”在京举办
11月22日,由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国声智库联合主办,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商业史学会
论坛开幕式由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郭冬梅主持。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在商业史研究领域的贡献与展望。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兼
主题演讲精彩纷呈
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商文化的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余源以“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与京津冀能级提升”为题,探讨了京津冀城市群在全球竞争中的定位与提升策略。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系主任兰日旭则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京商在京津冀商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孙玉琴、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梁仁志、南开大学教授李世杰、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周清杰等分别就近代京津冀对外贸易协同发展、徽商与京津冀商文化的形成、津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京津冀商贸业协同的制度性障碍与破局等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图为会议现场
学术交流深入透彻
学术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多个具体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淮阴师范学院教授李德楠探讨了运河名城通州的端点地位与京通关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巫云仙分析了协同发展战略下京津冀商贸协同的发展机制及政策导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祁敬宇则通过研究清末民初京津冀地区的银行家,揭示了该区域金融发展的历史轨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涛从历史视域探讨了唐代的幽州与定州对京津冀联通的影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龚关分析了津派文化中官文化与市民文化的融合。此外,北京工商大学数字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陈晓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攸频、扬州大学宋桂杰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王春娟教授等也分别就京津冀地区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天津老字号文旅资源配置、京津冀商文化保护与传承、京津冀城市商旅文融合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货殖论坛不仅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还产生了多项重要成果。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京津冀商文化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其研究对于促进三地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论坛还促进了“中国战略商文化”研究工程的深入发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商业史学会未来将持续深入开展“货殖奖”评选活动,表彰在商业史及商文化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和研究成果,激励更多人投身于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随着论坛的成功举办,与会者纷纷表示将把论坛成果转化为实际研究和工作中的动力,为推动京津冀商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商业史学会也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战略商文化”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智力保障。
货殖论坛不仅彰显了中国商业史学会在商业史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京津冀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中国商业史学会将继续携手各界同仁,为推动商业史研究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王楠)
编辑:钱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