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遏制“突击花钱”需织密制度“笼子”

2014年12月15日 10:48 | 作者:汪军 甘泉|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年底“突击花钱”的老问题,今年又被关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支出126308 亿元,距离全年预算还差17.5%的进度。如果预算都要花掉,就意味着有超过2.6 万亿元的支出预算将在剩下的一个月时间里完成。“突击花钱”反复发生,的确让很多人耿耿于怀。

  年底“突击花钱”与制度规定存在着密切关联,也必须从制度着眼寻求破解之道。由于中央财政资金通常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会到达地方,这客观上缩短了地方一年内“花钱”的有效时间,这就要求地方就如何用好财政资金制定出更加科学、更为细致的进度表,这无疑是遏制“突击花钱”的有力抓手。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地方的预算编制不够细化,不少项目拿到财政资金之后才开始作准备。如果在财政资金拨付之前,就有较为科学的规划,就能据此对一些重要建设项目提前准备,从而有效减少年底花钱扎堆现象。

  人们更为关注的,其实是一些地方在没有明确具体的支出用途之前,就先期从财政资金中切分出一些款项,交由各部门自行决定这块开支。

  一些部门拿到钱之后“不知道往哪儿花”,拖到年底了又不想被财政收回,于是想方设法花出去,这是年底“突击花钱”中社会反映最为强烈的方面。

  织密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的“笼子”,科学合理确定财政资金的用途,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更值得花的地方,“好钢用到刀刃上”,减少不合理开支,杜绝浪费行为,使财政资金更好发挥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真正造福于民。

 

 

编辑:罗韦

关键词:突击花钱 财政资金 制度 遏制 织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