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从实验室到大会堂
———记河南省洛阳市政协常委魏世忠
谈起洛阳市政协常委、河南科技大学教授魏世忠,许多人都知道他有一个“野心”,那就是让他的研发项目拿到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国家科学技术奖。2014年,魏世忠主持的项目“高钒高耐磨合金及复合技术的工程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魏世忠作为项目主持人,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大会,他的“野心”终于实现了。
魏世忠生于1966年,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温难熔金属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自主创新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从来没有哪一项成功可以不洒下汗水,不付出心血,不经历千锤百炼。当有人问及成功经验时,魏世忠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只是采取了特别的工作方法而已。什么工作方法呢?他笑着说:“五加二,白加黑啊!”谈笑间似乎在说一件很轻松的事。但这远远不像他说的那么轻松。在河南省耐磨研究中心,他的工作团队里,每天晚上11点之前都没有熄过灯,因为大家“想想竞争对手,就睡不着觉了”。工作是魏世忠的生命线,虽然几年前他就已成为国内耐磨材料研究领域的拔尖人才,耐磨中心也已经成为河南省耐磨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研发、产业化的平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但是他从未对自己有过一刻的满足。
辛勤自有报偿。这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既是惊喜,也是情理之中、实至名归。耐磨材料是制造业重要的消耗材料。应用过程中耐磨材料难以满足大型装备对使用寿命的要求,造成耐磨材料消耗量大、装备运行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装备制造业向大型化、高效化、连续化方向发展。提高金属材料使用寿命已经成为国家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任务之一。魏世忠同志主持的项目“高钒高耐磨合金及复合技术的工程化应用”,以矿山、冶金和水泥等行业对高性能耐磨材料的需求为牵引,经过16年系统研究,解决了高钒合金成分、组织控制、复合技术集成等关键问题,成功研制出了高品质高钒高耐磨合金及其系列复合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装备使用寿命及作业效率,满足了我国机械装备快速发展对金属耐磨材料的重大需求。
魏世忠在专心学术的同时,心中还始终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他多次提到:责任感是驱使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政协委员就是要脚踏实地,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然后多思考、多实践,做一个有责任心、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除了政协常委的职务,魏世忠还担任民盟洛阳市委副主委,分管社会服务工作。而社会服务历来是洛阳民盟工作的亮点,在全省盟组织中有口皆碑。魏世忠说:“我们从事社会服务工作,不管是烛光行动,还是科技扶贫,心中要有‘这就是我们的事’的想法,既然做就长期做下去,并且要把它做好,做成品牌!”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盟市委的社会服务工作成绩斐然,先后被民盟中央、河南省委统战部、民盟河南省委评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务工作先进集体”、“落实全省统一战线十件实事工作先进集体”、“民盟社会服务工作优秀市委会”。
“政协委员不是光参会的,你得去看、去想。你既然到这个平台上来了,就要有一种建诤言、献良策的责任感。”他说。作为市政协常委,魏世忠勤奋履职、恪尽职守。每年都会提出三四件提案,从关注老百姓的饮用水安全、城市道路拓展、规范出租车收费到提升城市窗口建设、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吸引高层次人才入洛,他总是不断在思索,如何让洛阳这座古城变得更美,发展更快,百姓的生活更舒适。
“功课要做在平时。”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魏世忠也非常注意观察。陆浑水库是洛阳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有一次,他在陪家人到陆浑水库游玩时,看到在水库水面上有好几艘船组成的“水上餐厅”。“水上餐厅”的渔民和食客吃喝拉撒都在船上,粪便及生活垃圾全都倾倒在陆浑水库里,污染了水质。回到家后,他迫不及待地撰写了《关于严禁在陆浑水库开办水上餐厅,保护洛阳人民饮水安全》的提案,这件提案很快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研究出台了《洛阳市陆浑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魏世忠踏实而低调,从不肯多说工作中的辛苦,也从未在意过一己的得失。然而他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近乎虔诚,对待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堪称敬畏,这种为人和治学的态度、风范影响和感召着身边的人。
编辑:罗韦
关键词:魏世忠 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