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两度走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
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欧成中
从1998年开始,我连续出任了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5年的政协委员生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就是在十一届全国政协期间,两次走上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讲台,作大会发言。
委员能够在全国两会作大会发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每年的全国政协会议最多安排40余位委员上台发言,5年下来,也就是200多人次的委员有这样的机会。
2008年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我认真准备了3份大会发言,每个发言我都提前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反复核实数据,慎重提出建议。3月5日晚上,大会发言组的陈爱菲同志打来电话,通知我提交的《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亟待立法》已经被选为大会发言,让我在宾馆房间里等候,就发言内容做些修改。9时许,陈爱菲等两位同志敲开我的房间,她说财政转移支付这个题目过去还没有委员说过,题目很新颖。但是,这个问题既专业又敏感,上去讲不仅要讲准还要讲透,她拿出材料与我讨论,逐段逐句斟酌。看着全国政协机关同志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我产生了由衷的敬意。3月8日上午,我第一次坐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准备作大会发言,心情十分激动。
2011年,我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准备了《国有经济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切实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两篇发言。邮件发出不久,当年负责全国政协大会发言的钟吉鹏同志打来电话,认为这两篇文稿都不错,大会发言组准备选用《国有经济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篇作为预选。此后的十几天中,吉鹏同志几乎每天都打来电话,协商修改发言稿。全国政协的大会发言有严格的规定,每篇发言不得超过1500字,每个委员登台发言时间不得超过8分钟。所以,既要言中有物,又要言中有据,还要言中有策,最后更要言中出彩,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多次酝酿,《国有经济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言最终定稿。还是3月8日,15点08分,我作为第二名发言的委员,再次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前,作了题为《国有经济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大会发言。8分钟内会场响起4次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我的演讲。我对国有经济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转天,天津日报在二版发表了《这一刻,天津委员是焦点》的专题报道。
15年的全国政协委员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政协委员不单单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只有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忧国忧民,才能成为称职的政协委员。这些年来,我先后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和提案56篇。伴随大批国有小企业退出,许多国有企业职工被买断工龄,由企业人变为社会人。当时,我在政府工作,专门负责企业改革工作,看到许多在国有企业干了半辈子的员工失去饭碗,要自谋出路,退休没有保障,非常心痛。怎么办呢?我认为政府只有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彻底解决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从2001年起,我连续3年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加快国企改革的根本途径》、《社会保障立法迫在眉睫》等提案。孜孜不倦的述求终于得到回报: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颁布实施;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实施。在出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党和政府出好主意,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提出好意见,这是我无比欣慰的事情。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15年,是我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经历。和政协机关同志的交往,我学会了敬业;与政协委员交往,我学会了执着;与老百姓交往,我学会了实在。现在,我虽已转任全国人大代表,但我始终保持着担任政协委员时那么一股劲,关心国家,关心人民。
编辑:罗韦
关键词:发言 全国政协 政协委员 人民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