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安思远:独立古董商
安思远先生像
“于我来说,艺术收藏为世间最妙的事业。你永远不会厌倦,也永远不会有终点……生活总是趣味盎然。”安思远曾经如是说,这段内心独白也成了他一生收藏事业的真实写照。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的美国杰出古董商、藏家、鉴赏家安思远的一批珍贵收藏将于2015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上拍。
据称,此次“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可谓亚洲艺术最大规模私人收藏首现拍场,逾2000件珍品将以现场及网络拍卖形式推出,集中展现了融汇其毕生心血的收藏精品,包括颇为重要的中国、日本、印度及东南亚雕塑、绘画、家具及工艺品收藏。
安思远是第一位系统收藏诸多近现代中国书画艺术大师作品的个人藏家,并推动艺术史学者进行研究,推翻了中国绘画“止于”1800年的说法。
安思远2014年8月辞世,享年85岁。他的一生对亚洲艺术品收藏及鉴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方极少有人可与安思远比肩。坐拥古代铜镜、明代家具、精美玉器、近现代中国书画以及印度及东南亚艺术的丰富收藏,安思远对于推广亚洲艺术贡献很大,甚至被称为“最后一位真正的古董鉴赏及艺术收藏大家”。
原苏富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收藏家梁晓新曾在悼念安思远先生逝世时表示:“安思远,是当代最为著名的亚洲艺术收藏家,因其远近闻名的明式家具珍藏而被称为明朝之王。出售给上海博物馆的稀世珍品《淳化阁帖》及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五代古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板,使安思远在国内亦名声大振。”
据了解,安思远1929年于纽约出生,自小就和收集结缘,且对中国艺术品情有独钟。孩童时便开始收集中国邮票,稍长些后便开始收藏亚洲工艺品,转手后获利可观,而且短期内便积累起相当规模。继于欧洲富兰克林专业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后于伯尔尼及洛桑深造之后,安思远于1948年返美并于古董商FrankStoner专门经营英德陶瓷的商行中工作,其后经其引荐与亚洲艺术品古董商AliceBoney结识,后者将安思远视为学徒,最后二人成为挚友。
不过对安思远收藏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另外两个人———王方宇和庞耐。安思远这个名字就是他就读耶鲁大学时,指导他晚清书画研究的王方宇起的。王方宇不仅教安思远中国艺术知识,还教他为人为商之道。而庞耐则给予安思远资金和渠道支持,让安思远有更多机会去了解中国陶瓷、家具和绘画以及日本、印度、泰国等亚洲艺术。
作为独立古董商,安思远的事业与中西关系发展进程的大背景紧密相连,并随双边贸易的增长而起飞。他在近30年间频繁到访香港,并在九龙拥有公寓;同时,他对有机会进一步接触并发掘中国大陆的丰富文化宝库感到兴奋不已。作为新中国开放后第一位造访中国大陆的美国古董商人,安思远获得了接触和学习顶级中国艺术品的最佳时机。
在之后的职业生涯当中,安思远热心投入对于中国重要文化遗址的保存和维护。1992年,他首次深入安徽黄山,赞助修缮了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宝纶阁”。他认识到在中国境内古迹维护和修缮的重要意义,也因此更加积极呼吁,为拯救这些随着经济发展而遭受威胁的文化古迹而奔走,并在香港成立中国文物艺术修复基金为更多相关项目筹集资金。
安思远出售给上海博物馆的《淳化阁帖》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相关媒体报道,安思远于1996年9月携北宋拓《淳化阁帖》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展览。2003年4月,上博得知安思远有意出让《淳化阁帖》,便立刻委托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赴美与之洽谈,终以450万美元成交。其实此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比利时博物馆、日本的藏家等出价均不低于这个数。但安思远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的宝物,还是让它回归故里吧。”这才让上博如愿以偿。
上海博物馆的《淳化阁帖》(局部),安思远旧藏。
编辑:付裕
关键词:古董 收藏 安思远




浙江嘉兴中秋佳节观钱塘江大潮
“超级月亮”现身布鲁塞尔
伦敦举行小贩丰收节
领导人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
中秋月圆
名厨晒美食作品走红网络
居延海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彭丽媛参观美国福瑞德·哈金森研究中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