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硝烟中遗存的版画
《瞄准》 夏风
版画,以刀代笔,集绘、刻、印于一体,是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版画作品极大鼓舞了民众的斗志,版画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中国木刻版画在抗日战争中的宣传和鼓舞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不论是解放区、国统区还是沦陷区,美术工作者创作的木刻版画在宣传抗日和唤起民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抗战题材的版画内容大体可分成几个类型:宣传抗战类、战争场景描绘类、战区民众生活与军队生活类、解放区新气象类。版画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创作记录了这段特殊历史,反映了大众疾苦,宣传了抗战精神。这一时期的版画从艺术特征、审美取向、表现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形成了中国版画家自己的面貌。
《全民战争》 罗清桢
抗战时期的版画在风格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西化倾向逐渐减弱,代之以新鲜活泼、明朗朴实的文风。特别是吸收了民间美术,如剪纸、窗花、木版年画等,创造了崭新的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风格。《烽烟集》是著名版画家李桦先生的作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日留学的李桦愤然归国。抗日战争时期,李桦以版画为武器,积极投身救亡运动,发起成立了现代版画会。《烽烟集》共12幅,1943年创作,为套色木刻,黑蓝两色构成,透露出朴素的艺术气质。从版画流畅协调的线条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及西方文化相融合的影响。作品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当时军民同仇敌忾、上下一心的精神面貌。抗战时期,版画以报纸、杂志、宣传册、传单等形式传递着重要信息,反映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情景。我先后收集了80余幅抗战题材的版画作品,十分珍爱。
在我收藏的抗战版画中,印象深刻的当属彦涵先生曾保存的一件作品,是一本由上世纪30年代延安地区的土造纸——马兰纸集合而成的抗战版画小册子。册中一组共有7张尤为珍贵的抗战版画,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组画《平型关》之一 江丰
1943年3月4日,奔赴晋察冀边区的美术家尤飞虹先生,作为纪念礼物把自己在战时空闲时间创作的7张版画,用当时延安边区的马兰纸手工制成小册子,送给好友陈九,后陈九又将其转送给了彦涵。作品送到彦涵手中时,陈九已光荣牺牲了。陈九是现代版画家,抗敌剧社美术队队员,1938年参与发起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39年初进入延安鲁迅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曾创作版画《光荣的战绩》、《运输队》、《二虎回家》等。1943年12月1日,剧社由灵寿曼山转移到阜平西部山区时遭遇敌人,陈九牺牲时年仅27岁。在这组作品中,附有尤飞虹1943年3月4日所作的小序,从中我们大致能领略到这组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整体风貌。小序如下:“从我所有的习作里,实在找不出像样的东西来,所以我只能将近作的几幅送给你,好在醉翁之意不在酒,留作别后的纪念品吧。第一幅是描写敌占区的孩子贫困饥饿的状态。第二幅是子弟兵向老乡做报告的情形。第三幅的标题是‘沟里泪’。第四、五幅是锄禾日当午这首诗的插图。第六幅是子弟兵在树林里休息。第七幅有枯树和烧掉的房子,并以山顶上的哨兵来表现晋察冀战斗的乡村。”彦涵先生拿到这本画册后在册页中标注:此册很珍贵。这本经典文物,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版画 中国木刻版画 抗日战争 宣传 鼓舞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1元面额纪念币开始发行
上海30多对老人免费拍合影记录金婚
战神怒吼 南京军区某炮兵旅赣南腹地实弹演习
“东坡肘子”奇石“落户”河北张家口
朝鲜劳动党成立70周年 举行盛大火炬游行
美国休斯敦举办大型南瓜节
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京开幕
河南一景区野猴放肆骚扰女游客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