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一区级文物被拆成废墟

2015年04月28日 09:18 | 作者:崔毅飞 董振杰| 来源:法制晚报
分享到: 

曾经的西店24宅院

曾经的西店24宅院

Img411952289

如今已经被拆毁 资料图片提供:毛先生 摄/记者 董振杰

 

  法制晚报讯(记者 崔毅飞 董振杰)近日,市民毛先生向《法制晚报》记者反映说,门头沟区西店村一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毁。记者探访发现,被拆毁的是“西店村24号民居”,建设年代为清代或者民国,属于区级保护文物。

 

  去年1月25日,毛先生曾走访此处,并进行拍摄。然而现在此处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今天上午,记者从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证实,他们去年9月便已发现此事,但尚未对拆迁公司进行处罚。

 

  门头沟区龙泉镇的三店村,分为东店、中店、西店,原为进出西山古道的必经之地,由于客店林立而得名,村民分布在山沟两侧的山坡下。

 

  昨天,记者在西店村看到,西高东低的山坡上,半数以上房屋已被拆除。参照毛先生提供的照片,记者找到了“西店24号”的位置。

 

  曾经的宅院已经不复存在,眼前是一片残砖碎石。若非门前残存的石阶踏跺,已经很难确定老宅的方位。此外,台阶南侧,还有一块影壁墙尚存,可由此判断老宅坐北朝南。

 

  毛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此宅门脸极为寻常,青瓦屋顶有两个坡面,没有复杂的饰件,墙体由平砖顺砌错缝,门洞简约朴素。木质的门框上,钉着红底白字的铁牌—西店24。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当中,西店24号民居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建造年代初定为清代或民国,文物编号110109803181910226。但《门头沟文物志》、《门头沟地名志》均未记录此宅。

 

  据当地村民孙光玉老人介绍,西店24号的本主姓安,早年间是开煤窑的。这宅院有上房五间、东西两个配房,再加一个门楼,影壁也是他们家的。宅院有200多平米,是去年被人拆掉,安家人的去向他不清楚。

 

  讲述没人知道这是文物

 

  通过毛先生介绍,记者找到了这座老宅主人的外孙沙先生。

 

  沙先生介绍说,老宅所在地曾经非常繁荣,矿工、买卖人多,因此这一片有很多的民房。他姥爷家的宅子,在当地确是比较好的宅院之一,不过说实话还有更好的,他们家在当地并非最大的家族。

 

  沙先生的姥爷姓安,确实在当地开过煤窑。沙先生说,姥爷家曾搬到西城区的小沙果胡同,文革期间又回到这个宅子,文革后想继续开煤窑,不料被人做局坑骗,姥爷也郁闷得病去世了。

 

  问及为何拆迁,沙先生解释说,这个地方过去一直是煤窑,曾经有极高的煤炭产量,但由于国有矿和私人矿的过度采挖,在地下形成了采空区,这些房子由于都在采空区上,所以大概从2007年开始,村民开始陆续搬迁。

 

  大概2012年前后,安家后人已经从老宅搬迁出去,拆房之前,孙先生的三姨把门牌收藏了起来,但家人都不知道这里是文物。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北京 区级文物 废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