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为拍卖行松绑
拍卖行按资质限定经营类别的历史有望率先在北京终结。日前,北京市文物局下发《通知》,明确取得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均可开展各类文物的拍卖业务。这对于处于低谷的市场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有资质的可以拍卖古董,资质低的只能拍卖当代书画。不过,这种局面即将在北京结束。5月25日,北京市文物局下发文件,以《通知》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北京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许可将不再进行一、二、三类的划分,已取得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均可开展各类文物的拍卖业务。这句话明确标明一个意思:只要是拍卖行,都可以进行全门类经营。
【谁受益】
受市场行情影响,北京不少拍卖公司今年减少了拍卖频次,有的已经取消了春季大拍,有的后延。原因是征集困难、交易困难,与其苦撑赔本,不如暂缓。
受原来的资质限定,许多不具备一类资质的企业只能经营当代艺术,众多的同类企业更是竞争激烈,同质化经营普遍存在,大多二三类公司存在经营窘境。
而这一则《通知》的出台,扩大了许多二、三类拍卖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加了这类企业的生存机会。
【谁吃亏】
因为一类资质不容易得到,曾经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人通过购买企业、变换投资人、变更企业名称的方式,取得具有一类资质的拍卖企业,开展业务。
但也有一些具有一类资质的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只能维持,最终变现出售公司。而资质限定的取消,使得原来存在的这种公司交易模式的终结,因为拍卖行不值钱了。
【谁点赞】
对于《通知》的出台,目前市场叫好声不少,认为政府给拍卖市场松绑了,这一文件精神值得肯定,竞争总比垄断好。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对已经具备一类资质的拍卖企业毫无影响,对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也没太多用处,因为许多资源都已经被大公司垄断,即使出现同台竞争的局面,但这些后来者并无优势。
【谁效仿】
针对北京市的这一通知,我们咨询了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但得到的答复是:不知道这些情况。当我们询问“这是否假消息”时,相关人员建议我们咨询属地职能部门,因为根据《文物法》修订意见,关于拍卖资质的审核权限已经下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
目前,我们了解到,仅北京开始为拍卖松绑,也许未来会在更多的地方出现类似效仿行为。也许,未来又将出现拍卖行蓬勃发展现象;也许未来的拍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北京市文物局 文物拍卖经营资质 拍卖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