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晚清风云晚清风云

近代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2015年03月19日 10:45 | 作者:徐轶|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11年4月,齐聚沈阳出席万国鼠疫研究会的各国代表。

1911年4月,齐聚沈阳出席万国鼠疫研究会的各国代表。

 

  清朝末年,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鼠疫,不仅造成了当时人民的大量死亡,而且还带来了生存压力及经济生活的全面恐慌。

  1910年12月,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随后抽调所能调动的陆军军医学堂、北洋医学堂和协和医学院的医护人员以及直隶、山东等地方的一些医生,陆续前往东北。在伍连德等专家的建议下,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尊重专家建议,组建各级防疫组织、颁布各种防疫法规,采取了隔断交通、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实施隔离、焚化尸体、对疫区严格消毒等具体防疫措施,不到4个月就成功扑灭了这场震惊世界的烈性传染病。

  东三省防疫成功,使伍连德名扬四海。1911年4月3日至28日,清政府在奉天(今沈阳)组织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邀请各国学者、医生来疫区考察研讨防治方法。这是近代在我国本土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英、美、法等12个国家的34位医学代表,伍连德出任主席,发现鼠疫杆菌的日本著名学者北里柴三郎任副主席。各国专家对东北抗鼠疫行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伍连德被冠以“鼠疫斗士”称号。

  会议结束后,清政府赏伍连德医科进士、陆军蓝翎军衔,于紫禁城受摄政王载沣的接见,获二等双龙宝星,奉天总督授金奖。沙皇政府封赐二等勋章,法国政府授予荣誉衔。清政府更邀请伍连德出任卫生司司长,掌管全国所有的医院和卫生防疫机构。但伍连德为了坚持坚守东北,防止鼠疫卷土重来,婉拒了清政府的任命。

 

 

编辑:曾珂

关键词:近代举办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万国鼠疫研究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