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钜惠民生
合并村群众办事难?“流动公章”赢民心
5月12日,空气里流动着一股股泥土清香,昨夜的大雨将山路淋得干净新亮,家住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腊洞村的村民龙立修早早起身就往启蒙镇集市赶。
“今天我要赶到镇上去,把我迁移电表的事情落实了,今年刚建好了新房子,急需把电表从旧房子迁移到新房子去,村里的公章都去‘赶场’了,我把申请书带去盖好公章就顺便可以交到镇供电所了。”龙立修边走边说,他所在的腊洞村是由原来的三合村、丁达村和玉泉村合并而成。
合并村群众办事难“流动公章”来解忧
并村后,原来的几百人一个小村寨整合成一个几千人的大村寨,村子变大了,事情变多了,以前的小事也变成了大事。“说起给村民盖章,我就头疼。”腊洞村的现任文书龙宪海说,腊洞村并村后,村民委员会的公章就放在了他的手里,他给村民龙昭武盖的第一个公章就费尽周折。3月20日,龙宪海正在田里干活,三合寨的龙昭武打来电话说,需要在证明书上盖个章,以便孩子在广东那边入学念书,且急着带到广东去。龙宪海二话不说,丢下手中的活儿就往家赶,却还是因为路远差点耽误了事。这让他觉得很惭愧,村里的群众把公章拿给他保管,这是对他的信任,但是有时在外赶回来盖章的确难,村民们赶十几里的山路找他盖章也难。
针对合并村群众办事难,办事不便的问题,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中,村两委把这一实际困难向镇党委政府提了出来。启蒙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流动公章”管理制度。公章在腊洞三个寨子中进行循环流动管理,一个自然寨管理3天,遇到赶集日则推后一天。
制度规定:村民委员会公章由各自然寨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保管,定地点、定时段、全天候为村民办理需要盖章的相关事务,对公章使用情况进行流动备案登记,在村务公开栏对公章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在谁的手里出了问题由谁负责。
“虽然村大了,找村干部盖章还是很容易的。”最先实行村民委员会公章循环流动管理的腊洞村村民很满意,大家再也不像刚开始并村时那样担心盖不了章,找不到人,办不成事了。
流动公章落户村镇服务中心“赶了集,章也盖好了”
启蒙镇党委政府看到这样有利的情况,便将这个经验在全镇推广开来,在合并村较多且各个片区距离较远的新并行政村实行了流动公章管理制度,同时,为了便于村干部在集镇时临时办公,启蒙镇政府还拿出了两间办公室成立了启蒙镇村级驻镇服务中心,给流动公章在镇上安了家。
“镇政府里也有了我们这些编外干部的办公室,不用东串西串地找地方给我们村的群众办公盖章了。”八受村村支书蒲志松一边审阅本村村民的申请书一边满意地说。
启蒙镇村级驻镇服务中心按村设立服务窗口,实行村干部赶集日带着“流动公章”轮流到岗进行值班工作制度,值班人员实行签到制,按时接待本村群众,办理本村群众事务,引导本村群众到镇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方便群众一次性将事务处理好。同时,还设立意见箱,办事群众可以对各村值班村干部提意见,打分,成为镇政府对各村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李焕云是启蒙镇便晃村的村民,今天一大早就带着两个孩子到了镇政府村级驻镇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她来办理的是她公公的大病救助,很快,她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办完了相关手续。“以前,我来镇里办事先要找村里的村干部盖章,有时候不容易找到,有时候跑了这家跑那家才能找到,现在好了,到镇里就能找到村干部盖章,同时还能把所有的事情一下子办完,不用来回跑了。”办完事的李焕云很开心。
如今每逢赶集日,村民到镇上来办事,都会到村级驻镇便民服务中心来坐坐。有时是办事,有时就是为了来看看村里的人,大家都觉得这里很亲切,平时的一些申请盖章、参保缴费、政策咨询,都会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帮助解决,若是一时不能解决的,还能请本村在这里办公的村干部代为办理,大大节约了办事村民的时间。
镇里管理公章的干部赵锡彬也觉得这样很方便,“原来,经常有些村民不知道盖章的流程,村里的章都没有盖,就拿来非要盖镇里的章。我们也很为难,盖了不合规定,不盖又不忍心,因为很多群众家离镇政府非常远,来回跑一趟很不容易。现在好了,这些问题一次性就能解决了。”
据统计,自4月份公章流动管理和村干部赶集集中办公制度创立后,共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00余件,现场办结率达到98%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9%。公章流动管理和村干部赶集集中办公缩短了山路,赢得了民心。
原标题:“流动公章”亲民便民贴民心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公章 村民 群众 盖章 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