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你言我语

江西上高收税任务年年涨 乡镇无奈“买税”充账

2015年04月13日 10:17 | 作者:潘向东|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

 

  乡镇“买税”是指乡镇政府为完成税收任务,用自定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纳税人在本乡镇缴税的现象。“买税”在基层有“引税”、“挖税”、“协税”等多种称呼。在上个世纪末和21世纪初,乡镇“买税”现象曾经在江西许多地方盛行。后来通过整顿,这种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近两年来,一些地方乡镇“买税”现象死灰复燃,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笔者所在的上高县下面的一个人口不到1万人的乡,财税任务为3000万,而其辖区内实际税源不到500万,其他部分只能靠乡村干部去“买”,除了极少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乡镇外,大部分乡镇都存在“买税”现象。

  究其原因:一是由县下达乡镇的税收任务盲目增长。现行的每年税收计划,都是“基数+增长”模式,县里每年下达乡镇的税收任务都要按一定比例增长,而这增长比例一年比一年高,任务远远超出乡镇的税源,乡镇只有去“买税”,反过来又抬高了任务基数。如果不继续“买税”,财政增长的目标和任务就难以完成。

  二是一些乡镇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也热衷于“买税”。现在各级考核干部,往往把税收收入的增长作为其中一个硬指标。而乡镇领导在一个地方为官一般只有三到五年,为了短期的利益,不是积极的培植税源,而是用“买税”来粉饰政绩,以期尽快得到提拔。

  三是“买税”为腐败提供了土壤。“买税”不像商店的商品明码实价,其过程中发生的接待、回扣等费用,均是暗箱操作,为乡镇的一些人员借此虚列成本提供了操作空间,一些乡镇干部借此捞取好处,将平时不好处理的一些费用都纳入其中,甚至采取虚报费用的办法将国家的钱财装入个人的腰包。

  四是企业老板偷税漏税。由于税票各地通行,许多企业老板为了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视哪里返还比率高便往哪里交税。

  乡镇“买税”现象死灰复燃,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笔者建议:要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县乡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片面追求虚假政绩中解脱出来;其次,要健全干部考核机制。改革单一地用税收指标来衡量干部业绩考核办法,使乡镇干部扎扎实实谋长远、干实事,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创造更多的税收,进而推动经济良性地发展;第三,要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摸清各乡镇的税源,根据核实的税源下达税收任务,按实际情况征收税款。此外,对“买税”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厉的处罚。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县政协)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江西 上高 收税任务年年涨 买税充账 收税 买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