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爱国爱澳写进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
原标题:“让孩子们了解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爱国爱澳写进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
在澳门第15个回归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澳门教业幼儿园的小朋友献上了他们的贺礼——一张印有大三巴、旅游塔和“庆祝澳门回归15周年”条幅的添色画。
“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是回归后澳门非高等教育一个重要宗旨。回归15年来,爱国爱澳的传统薪火相传,成为澳门青少年灵魂深处的主流价值观。”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梁励对记者说。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目前澳门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而作出这一判断的支撑点,正是“尽管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初步转型的冲击,但主流核心价值依然未变,那就是爱国爱澳、求同存异、和衷共济与守望相助”。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梁励,亲身经历了澳门非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在她看来,回归后,澳门的非高等教育在两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通过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让青少年获得非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二是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让澳门的青少年在获得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据梁励介绍,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于2006年获得通过,这是澳门历史上第一部对大学和高等专科以外的教育进行立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非高等教育纲要说得很清楚,让我们年轻一代怎么去爱国爱澳、厚德尽善。怎么培养爱国爱澳的情感呢?我们认为要在课堂中和课堂之外两方面去实现。”梁励说。
据介绍,回归以来,为了让澳门青少年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特区政府加大了对非高等教育的投入,从1999/2000学年的3.7亿澳门元,到2013/2014学年的15.5亿澳门元,投入增加了3.2倍。澳门自2007/2008学年起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令家境困难的学生获益。
编辑:曾珂
关键词:爱国爱澳 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