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锁定“治堵” 大连市政协: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时尚
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时尚
大连市政协首场专题协商座谈会锁定“治堵”
★核心提示:
治理交通拥堵,“人、车、路”三要素缺一不可。而增强广大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是确保道路畅通的重要一环。
本报讯(记者吕东浩)“有的人一味抱怨车多、路窄、出行难,却往往忽略了自己该怎么做。增强广大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是确保道路畅通的重要一环。”4月28日,大连市政协召开首场专题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强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提出:治理交通拥堵,“人、车、路”三要素缺一不可。
“截至3月底,大连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25万辆,今年前几个月平均每月增加车辆1万台。”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温殿斌话音未落,现场已一片哗然。10年前,大连机动车保有量为37.8万辆,如今增长了247%,年均增长约10%,而城市道路每年仅增加5%左右,导致供需矛盾逐步加剧,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堵,堵在哪里?治,从哪入手?“交通的总体规划要与城区建设相结合,应实施交通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老城区的开发建设强度要降低、再降低,不能再过度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了。”“实现交通便利顺畅,零换乘、无缝衔接很重要。”“城市交通该怎么建、怎么管,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座谈中,委员们与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分析了大连路网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历史成因,并就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体制、停车场建设等积极发表见解。同时,多位委员还着重强调了“人”的因素,呼吁加快构建现代文明交通体系,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时尚。
“大连的车再多,会有新加坡多吗?会有东京多吗?还是要下大力气提高交通效率。”许立委员凭借自己的长期观察,一口气列举了随意变车道、抢行不礼让、开车打电话、车辆乱停放等十大交通陋习。他认为,摈弃陋习,需要从驾校开始就抓好普法教育,也需要发动群众使其成为全民行动,自觉做到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汪海伦委员则进一步建议,应通畅交通管理部门与市民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最新交通信息、法规等情况,认真听取市民的意见建议。
“交通治理,最应提倡的就是顺畅交通。”贺平委员说,经常会在路上看到两车剐蹭,本无大碍,可双方都不着急,一门心思等保险,使道路越发拥堵。2013年,大连市处理轻微交通事故3.6万起,平均每天100起。贺平主张通过征收占用道路资源费用督促驾驶员少肇事,压低事故发生率。
委员们指出,强调市民提高素质、文明出行,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予以保障。比如停车难的问题,目前大连中心城区停车场总数为1553个,泊位总数约为22万个,供需矛盾较大,导致车辆乱停乱放,人行道变成了停车场,行人只好走在马路上。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闪红光建议,停车场建设应该换个思路,培育停车场建设市场,挖掘停车场建设潜力,实现市场化运作。他说,如果让新购车者有车位证才能办牌照,既有利于鼓励投资人建设停车场,又能通过市场调节来控制机动车数量。
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委员们精彩建言不断。市政协主席肖盛峰表示,之所以把首次专题协商座谈会议题选定为“城市治堵”,因为是百姓关注的,也是政协委员关切的。今后,市政协将继续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更加注重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推动建言献策成果转化,为改善市民生活和“美丽大连”建设多尽一份力。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交通 建设 停车场 出行 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