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策论
建议设立“中国无水日”
原标题:燕赵晚报:建议设立“中国无水日”
父亲说他小时候水井的水位很高,在扁担的一头挂上水桶就能打上水来。这样的情景我没有见到过,记忆中爷爷家门口的井有一房檐深,上面架着辘轳。我对幽深的水井心存畏惧,尤其到了冬天,看到井口结满光亮的冰层,更是躲得远远的,怕一不留神滑落进去。
我6岁时进城来到父母身边上学,用上了自来水。那时的自来水是公用的,设在街口拐角处,一个弯铁管从砖砌的小建筑探出来,阀门藏在里面,开关需用“钥匙”。所谓钥匙,是一个丁字型的铁件,下端有内四角凹槽,可以通过预留的小孔控制水流。
吃商品粮的人才有自来水“钥匙”,城中村的农民则用压杆儿井。压杆儿井是在水井上面安装活塞和单向阀门组成的机械装置,利用真空原理将水抽上来。
随着水位的下降,压杆儿井消失了,城里的池塘也干涸了,自来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龙头一拧,水总是能哗哗地流淌出来,也就冲淡了人们对这种特殊资源的担忧。水位已经降到了百米以下,需要靠南水北调调远水来解近渴……
朋友们常笑我用水有些抠门,找我聊天不主动提出不备茶水。在外参加活动,剩了一口的矿泉水也要带回家。其实,这样的习惯养成不是自己的认识有多高,反而有些被逼的成分。
我租用的商用门脸曾因管道老化断水,房东又没有办法协调解决,近两年的时间只能到外面提水用。这种极度不方便,迫使全家人珍惜每一滴水,往往洗漱后的水涮墩布,剩下的水冲厕所。后来水管接通了,循环用水的做法坚持了下来,以致抄水表的人员总觉得用量少得不可思议。
由此我想,倡导节水不妨从倡导无水日做起,这一天,居民尽量不打开水龙头,体验和发现节水的新方法。我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已经有了无烟日、无车日、全球熄灯一小时,无水日当然也可以有。而时间的选择,我认为3月22日最好,因为这一天是世界水日。
编辑:水灵
关键词:中国无水日 水井 节水 世界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