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策论
身份证注销“BUG”需要社会共同“补丁”
原标题:刁志超:身份证注销“BUG”需要社会共同“补丁”
各地公安部门发现,不少丢失、被盗二代身份证并未自然消亡,而是被不法分子非法收集,几经倒手后被用于犯罪。(4月21日《京华时报》)
身份证承载着公民的重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身份证丢失后,公民只会通过挂失来解决自身的日常使用问题,却往往忽视丢失的身份证日后可能对自身带来的损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份证及所附信息客观上代表着一个人,丢失了的身份证虽然离开了主人,但是其尚不具备“注销”功能的属性,令其日后使用往往还代表着身份证上本人的行为。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产生严重的问题。比如说电信诈骗、赌博洗钱等。这些不仅会对身份证本人造成困扰,还会对公安部门办案产生误导,耗费过多的个人精力,增加社会管理成本。
对此,公安部门表示将于年底前建立丢失、被盗居民身份证信息管理系统,补上丢失身份证信息无法注销的漏洞。这一点从技术上来说应该算不得什么难题,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身份信息被冒用的问题,仅凭公安机关的一己之力还远远不够。
从记者调查中不难发现,身份证被冒用的原因,除了自身不具备“注销”功能,存有缺陷之外,还存在着黑市交易买卖,电信、金融、铁路、旅店等从业者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而且,目前在社会上不仅仅是身份证件,还存在着其复印件或是登记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的问题。比如说春运期间,黄牛就利用了大量的私人信息在12306网站上刷票,制造了网络拥堵,破坏了购票秩序。而这种私人信息的肆意交易、泛滥使用行为,目前并没能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从而衍生出了很多新的问题。
应该说,公安部门建立的丢失、被盗居民身份证信息管理系统,初步解决了身份证丢失本人的问题困扰,避免了个人不必要的麻烦。但在身份证及信息被冒用的社会问题上,还缺乏相对有效的管控手段,未来还需要通过联网并入,让丢失的身份证无法被识别使用;加大处罚力度,倒逼工作人员尽职尽责;严控监管措施,不给非法信息交易买卖提供平台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些则需要金融、电信、铁路、电商等社会多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编辑:水灵
关键词:身份证 注销 丢失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