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因为“裤腰带”大门,伊川被知道了
5月13日,一组图片在网上很热。河南省伊川县,洛伊快速通道伊川界的伊川北大门。很雄伟,很独特,也可以说很雷人。从上向下俯看,像一条红腰带。从正面来看,像一个圈。这个形状,至少是前无古人的。
因为只是一组图片,图片文字中说,这个设计遭到网友虐称:进出城要钻裤腰带!可以和央视的“大裤衩”、苏州的“秋裤”媲美。
但看看网友留言,也有不少人点赞。有个腾讯微博网友这样点评:挺有创意的,赞一个。 你们这群喷子,人家设计师设计一个你们就说不好,以后设计师怎么敢去创新。要是不创新 你们又说怎么不创新 什么事不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鼓励他们 让他们大胆去想 大胆去做。
河南伊川,在没有这组图片之前,有几个网友会知道呢?但这组图片火了之后,伊川也火了,这也是城市形象传播的一个案例,虽然这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仿——苏州的“秋裤”也被炒作过。
曾经和一个建筑师朋友聊过,作为专业人士,他是这样看待央视大楼的——他在给手下的设计师们聊天的时候问过他们,先抛开央视大楼的美与丑,乃至实用与否,你是否一眼就记住了这个建筑呢?
被记住,在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的年代,是最难得的。
网友在吐槽的时候,不知不觉又把矛头对准了当地有关部门,非得想知道花了多少钱?是否劳民伤财?这也是常见的一种意见表达。
从图说中,确实没透露太多的信息。专业媒体的记者可以去采访,可以去询问出资问题,可以去调查里面是否有猫腻,可以去调查这个建筑的质量,很多选题。
当这些选题变成新闻的时候,又会引发网友的新一轮讨论,伊川会再度被各种眼球所吸引。这都是货真价实的形象传播,都是免费的活广告,对于伊川来说,值了。
最后,还有个重要前提,希望伊川这个大门,是经得起舆论监督和质量检验的,否则,在裤腰带大门火了之后,如果再有人为此栽进去,那就是悲剧了。(冯太郎)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伊川 大门 裤腰带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