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52辆新校车沦为公厕 “静坐”1年抗议啥?

2014年08月29日 10:15 | 作者:范子军|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分享到: 

  原标题:52辆新校车“静坐”1年抗议啥?

  浙江温岭市城西街道有个芷胜庄村,与一般村落并无二致,但村里齐刷刷停了52辆崭新校车,而且一停就是近1年,甚至成了一些人解决内急的“公厕”。 (8月28日新华社)

  说起校车大家心里都可能会隐隐作痛,一方面因校车不规范或运行、管理不当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和损失,另一方面,受学校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制约,规范、达标的校车资源匮乏,导致孩子上学行路难、安全缺保障,仍然是困扰不少地区的一大难题。正因为如此,这片被撂荒1年的52辆崭新校车不仅抢眼更扎眼。

  坊间有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52辆校车之所以沦为“包袱”,最直接的原因或是安徽驻台州商会太性急了,温岭民工子弟学校校长跟会长聊天时,谈到校车接送运营投入大,希望商会能帮帮忙,由此催生了不以盈利为目的投资办校车公司的计划,促进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送难题的解决,温岭教育局官员让拿可行性方案,没等批复下来便贸然行事,出资2000万购置了这批校车,最终导致拿不了证、上不了路、发挥不了作用,还成了棘手的闹心事儿。

  大家都知道,但凡那些稍有魄力的办企业、搞实业者,大多雷厉风行、不喜拖泥带水,想法得到官方的肯定和支持,便以为是“一拍即合”,就没考虑到人家极可能是场面上、礼节性的表态,肯定热情并不等于同意办,更何况某些地方的官场审批节奏你懂的,怎可能那么容易、快捷就下批复?而且在漫长的走程序过程中谁也难以保证不出什么枝节、变故,八字没一撇就投巨资买车未免太冒失了。

  不过,稍加考量似乎并非完全因为安徽驻台州商会的老板们被一时的热情冲昏头脑,尽管他们表态不求盈利,但商人投资注定会慎之又慎而不可能不掂量风险的,倘若没有相关官员给予 “支持”或“同意”的明确表态,他们至于仓促凑钱购置校车吗?毕竟2000万不是个小数目;而值得追问的细节是,有校长向商会倒苦水求帮忙称校车运营难、投入大,何以官方又表示“基本不需要添置”?即使果真如此,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官员,不可能对辖区校长存有、使用情况没有大概的了解,又为什么当初不向商会方面挑明?

  更须拷问的是,温岭地区真的不缺校车吗?商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办校车公司的设想有没有考虑的价值?退后一步说即便不给对方先买车后“补票”的机会,冲着人家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那番初衷和热心,难道就不能帮助一起想想“消化”的办法和路径?一句已明确告知“校车公司不可行”就与自己毫不相干了?52辆“僵尸”新校车尴尬“静坐”将近一年,难道不也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和抗议么?(范子军)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52辆新校车沦为公厕 校车 浙江温岭 芷胜庄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