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男童割绳背后的教育缺失

2014年08月29日 15:57 | 作者:黄童欣|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因为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动弹不得,贵阳观山湖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人安全救下。(人民网8月28日)

  在笔者看来,一个十岁、上小学五年级的儿童,虽然思维没有成年人成熟、考虑后果不够周全,但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是非判断的能力,应该知道安全绳对施工人员生命的重要性。然而,为了自己看电视,居然可以不顾外面工人的安危,割断高空安全绳索,且在工人发现并出声喝止之后,没有停止割断绳索。看到这条新闻消息,着实让人倒抽了一口冷气。

  通常我们会认为,一个人无论后天品行如何,在其童年时代应该是天真无邪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出现这样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对目前的家庭及学校教育做深刻的反思。

  报道称,男孩的父母在外做生意,孩子一个人在家。或许孩子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或许孩子有着许多独生子女过于“自私”的特性,但这都不能成为家庭教育缺失的借口。此类事件的发生,影射出有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何等重要。在“独生子女天下”的今天,孩子多是在众星捧月的家庭溺爱中长大,从小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们小小年纪产生了“我的事情最重要”的心态。家长们给他们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往往少了培养孩子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关爱和理解。让孩子觉得“爱”是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得如何去体谅、去善待身边的人。

  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是孩子们刚刚融入集体,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第一课,是孩子思想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学校的思想品行教育方面,不应只讲报纸、课本中常听到的大道理,时兴的政治口号,更应注重培养孩子从小树立如诚实、礼貌、卫生、关爱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同时,老师、家长更要以身做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在社会、学校、特别是家庭中的亲身教育,理解、尊重、包容他人,才是让孩子更好的认识和传承最基本的人性良知和“爱”方式。让孩子懂得爱是相互的,尊重也是相互的。

  而家长,在忙碌工作之外,更应抽出时间和精力,给孩子做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给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对与不对或是有偏差的行为,及时纠偏,正确引导,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才是避免这种让人“心凉事件”的根本办法。(黄童欣)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男童割绳 电钻 施工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