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酒店主动降星

2014年10月11日 16:07 | 作者:邓子庆|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 

  在中央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出台后,“五星”的荣誉已经成为一些酒店的烫手山芋。一些酒店放弃被视为酒店终极地位象征的“五星级”标签,试图借此达到公务会议条件。(10月10日《参考消息》)

  北京市今年早前下令所有五星级酒店不得作为政府会议场所。这也就意味着,一家酒店如果继续维护“五星级”荣誉,则要割舍来自涉及公务方面的开会、培训等重要收入来源。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酒店不可能光表面风光背后折财。例如隶属首旅集团的国际饭店以往是许多政府单位会议定点饭店,由于五星级酒店不再列入政府接待饭店,中心接待量锐减,首旅集团不得已将其股权变更,资产重组在四星级的建国饭店下,使国际会议中心将不再受五星级的限制,可以接待政务会议。很明显,五星级酒店寄居四星级酒店篱下,实则还是为谋取经济利益。

  说来说去,一些高端酒店千方百计“转型”去迎合政策,根子在于舍不得放弃公款消费这一块“肥肉”。往深里说,在公款消费管理粗放时期,一些人光明正大地享受面子上和事实上的高端服务;而一旦规制收紧,如八项规定出台,再追求面子风光则树大招风,便转向“口虽不惠实却至”式消费,例如去“无星级酒店”享受“五星级”服务。

  “五星级”成了一些酒店的烫手山芋,背后的玄机纵不难找到,但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拷问;这种现象提醒我们,任何一项政策要全面落地,不仅要防止一些官员殚精竭虑地瞒天过海,还要高度警惕部分市场主体为迎合部分官员的不当需求而充当违纪违规的“帮凶”。

 

编辑:曾珂

关键词:酒店主动降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