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存款失踪,银行责任不能也“失踪”

2015年01月19日 15:27 | 作者:杨燕明|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分享到: 

  没有短信提醒、没有电话告知,自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却不翼而飞!近段时间,浙江省多家银行都有储户发现自己遇上了这种事儿。钱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钱被转走没有任何征兆?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储户存款不翼而飞,多与“贴息存款”紧密相关。记者对部分涉事银行进行了采访,其中一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涉案员工是该行一普通临柜员工,银行已经作了开除处理。当地公安分局则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1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

  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是:你的钱躺在银行里,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你的密码,这笔钱按理来说应该是安全的,是别人取不走的。遗憾的是,常识似乎从来都是用来颠覆的。这不,在浙江省多地,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怪事:多名储户发现自己的存款“不翼而飞”。而更加令人诧异的是,存在银行的钱不见了就不见了,连个泡都没冒一下,既没有短信提醒,也没有电话通知。这样的事情,的确超乎了公众的想象。

  对于储户存款的离奇失踪,多数银行大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也有些称是员工个人所为,目前员工已被处理,至于失踪的存款怎么办,银行大多三缄其口。而根据一些所谓的业内人士的看法,这些储户的存款失踪,大有咎由自取的意味。因为储户失踪的存款,大多跟“贴息存款”有关,在6%,10%,甚至高达15%的收益面前,很多人选择了高收益,却忘记了高风险。以此来分析,储户存款失踪,似乎就是自身的责任了。

  但很显然,这样的说法,无法为银行自身洗白。监管部门对于“贴息”这种行为,其实早已叫停。去年9月11日,银监会、财政部和央行在《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就明确商业银行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另设专门账户支付存款户高息”。这就是说,存款失踪一事,的确有储户自身的责任,他们面对高利益时忘记了风险,但也有银行方面的责任。

  遗憾的是,如今银行的态度却相当不明朗,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事实上,面对“贴息存款”这样的事情,无论是银行职员的个人行为,还是银行自身默许的做法,银行本身的责任都是无法推卸的。是员工个人行为,银行在监管方面也是有问题的;是银行默许的行为,那责任就更加明确了。更何况,在这些储户准备“贴息存款”之时,银行员工或银行方面有没有尽到必要的风险告知义务,同样是存疑的。

  因而,存款失踪,银行责任不能也“失踪”。如今,希望当地的警方能够介入调查,还原这背后的事实真相,并厘清这背后的责任划分。简而言之,储户存款莫名其妙地失踪,相关方面必须给储户一个合理的解释与答复,同时对于赔偿的问题,也应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责任划分。唯有如此,此事才具备足够的正义,不然,便很难抵达此事的终点。

 

编辑:曾珂

关键词:浙江省多家银行存款失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