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伪绿化”是在任性给谁看?

2015年03月16日 16:54 | 作者:何宛玲|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原标题:何宛玲:“伪绿化”是在任性给谁看?

  2015年3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在吉林市吉林大街上,市民从形似“油麦菜”的绿色塑料假花前行走。近日,市民发现位于吉林市吉林大街与滨江中路交汇处的路口处增添了30多个形似“油麦菜”的绿色塑料假花盆景花卉,吸引了过往市民的目光。(中国新闻网3月15日)

  绿化工程是政府市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栽种各类植物以改善生态环境,以便于提供市民一个更好地生活环境。各地政府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预算进行城市的绿化建设,不论是栽种新植物或是维护已有的绿化带,都是造福于民的活动。但吉林市的大街上却出现了以假乱真的伪植物,虽说颜色是清醒自然,样式是鱼目混珠,但其终究不是吸收有害物质、释放新鲜氧气的健康作物,这样的“绿化带”又有何意义?

  绿化和绿色的概念绝非一样。绿化并不完全等同于给城市点缀绿色,但当地政府却将两者混为一谈,用这种“创新”的方式来装点城市,这不过是劳民伤财。诚然,或许栽种假植物的成本大大低于真植物,再加之后期的培育修剪等人工费用,栽种假植物成为部分政府开源节流的不二选择,但这种选择却让人谛笑皆非,让我们不禁疑问,我们究竟是该为政府的“新意”点赞,还是该为它的另类浪费感叹?

  假花搞绿化必然与政府绿化的初衷背道而驰。使用假花虽然节约了一定的成本,但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却不可估量。一方面过多使用塑料,释放了大量的有害物质,不仅不能吸收公路上汽车释放的有害废气,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种废气的传播,长期以往,受伤的还是市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使用假花搞绿化有损政府形象,给政府戴上了“重形式、重外在”的帽子,招致了大量的负面声音,得不偿失。

  假花绿化的出现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是当地政府的创新之举,但这种创新举措却不能大量存在,更不能被过多复制。政府的一举一动都该真实正派,毕竟这种采用“假花”代“真花”的行为只会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笑谈。

编辑:水灵

关键词:伪绿化 任性 吉林 笑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