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包公踢球”是对文化的亵渎

2015年04月24日 10:16 | 作者:伍昊|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原标题:伍昊:“包公踢球”是对文化的亵渎

  近日,一份足球影视剧名单在网上疯传,称在广电总局备案的足球题材类影视剧已有几十余部,其中有青春偶像剧、传奇人物剧,也有古装剧、穿越剧、年代剧甚至抗战剧。在一部穿越剧中,威严的“包公”竟手拿“大力神杯”。(4月23日《新闻晨报》)

  近年来,我国影视剧频现跟风现象。一部婆媳剧火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满屏全是婆媳剧;一部穿越剧受到了追捧,随之又会出现大量的穿越剧。在这种跟风模式下,往往很难产生让观众满意的作品。而大量的抗战“神剧”,更是与历史和现实不符,甚至出现“手撕鬼子”、“百里外射击杀人”等情节,饱受观众批评。

  随着近期的“足球热”,影视界也紧跟潮流,涉足足球业。但看足球影视剧名单中所提及的题材,不禁让人担忧,足球竟然同古装、穿越、甚至抗战等看似毫不沾边的题材联系起来,新一轮的“神剧”即将来袭。试想,让“包公”穿越踢足球,战士踢球抗日,这样的影视剧如果充斥荧屏,那将跌落多少人的眼镜。而笔者认为,如此“混搭”的创作方式,并非新的文化创意,而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文化的亵渎。

  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影视剧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传播正能量。而一些粗制滥造、歪曲历史、低营养的影视剧充斥荧屏,不仅不能传播正能量,反而会对观众的认知水平、历史观念及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即将上映的一部足球影视剧中,一个叫张铁汉的中国人,穿越到了2003年的英国,并且加盟了英超曼联,从一个球场菜鸟开始慢慢摸爬滚打,最后成一代“球神”,虐梅西,爆C罗,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样毫无节制的意淫,让人不禁佩服编剧们的想象力,更让人对国产影视剧的长久发展捏一把汗。

  不论是穿越剧、抗日“神剧”还是足球“神剧”,都充分暴露出国产影视剧行业在创新上的巨大漏洞,题材重复、内容套用、重复率高、剧情拖沓等问题依然严重。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一部剧本,稍加改动,便可拍摄出几部影片,还可能是不同题材,这样自然拍不出好的作品。当然,我国也有优秀的影视作品,但这些都是经过编剧、导演精心的准备,反复考量,在涉及历史人物及事件时仔细考究,有时一句台词,一个动作都经过反复的斟酌,甚至花费几年才筹措出的作品。慢工出细活,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水平自然是草草完事的“神剧”无法企及的。而足球题材的作品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也必须在其创作上下大工夫。

  总之,笔者认为,导演想拍与足球相关的影视剧无可厚非,但必须立足现实,尊重历史,不能靠荒唐和滑稽来博眼球。只有这样,才能拍出好的作品,获得好的口碑。

 

编辑:水灵

关键词:影视 文化 足球 穿越 包公踢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