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纵议
洱海边的“绝唱”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古城、三塔、民居、小吃……大理从不缺少美。
可是,去年秋天我再去大理的时候,却看到了美的残缺———看不到白剧了。
曾几何时,在全国戏剧节上经常征服观众和评委、获得过大奖的白剧团,现在演员流失,会拉胡琴的乐师只剩下一个,能唱白剧传统经典唱腔的也只有一个人了……
也许会有人说:历史在前进,有些曲种的消亡是必然的。但,我们也知道,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就毁在那种缺乏历史的敬畏感又不知道珍惜的人手里!
白剧哪里是一般的戏曲,它是我们国家珍稀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我国56个民族中,只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本民族戏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剧种才8个,如果我们不能挽回类似的“戏曲消亡”的命运,起码也该延缓稀有剧种消亡的速度吧?
少数民族戏曲蕴涵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反映了我们多民族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宗教信仰和习俗习惯。它不仅是人们认知历史、塑造自我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群体沟通心灵情感的最佳方式,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凝聚力的社会效应。它以丰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艺术风采,完成着传播道德、泄导人情、娱乐身心的历史使命,对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意义重大。不仅如此,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神人信仰,并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戏曲,也是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主要分布在祖国边疆地区,与邻近国家有着密切和复杂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联系。有根才能爱自己的故土,有乡音才能保持情感的联系,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战略举措。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相关,剧种的多样性与文化安全相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人类文化的融合加快,进而引发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当下,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戏曲,就是在世界多元文化竞争的格局中首先占领民族团结制高点,截断境内外分裂势力渗透之源的举措,这对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地缘政治、国家安全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像傣剧,在东南亚邻国演出都不用翻译,完全可以承担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可惜,傣剧的现状也不比白剧更好……
也许有人会问:保护还来得及吗?说实话,我也担心。但是只要重视了,马上组织一些力量,或者还来得及抢救一些资料,再拖可就真的来不及了。
为了洱海边的绝唱,我曾多次呼吁抢救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尽管“无可奈何花落去”,仍然期盼着“似曾相识燕归来”。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少数民族 戏曲 洱海 海边 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