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纵议
说说互联网
今年是互联网问世25周年。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之大,恐无人质疑,但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入人们的认知领域,不同看法和争议也随之而起。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围绕互联网使人聪明还是愚蠢的争论始终不断,有一种争论是双方互贴标签。给互联网贴上非黑即白的标签,是有缺陷的。
有人将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以及外围影响称之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其带来的影响首先是知识爆炸。互联网技术催生了Email、网页、微博、微信,让我们的大脑应接不暇。互联网带来的整体性知识的拓延模式,更为人类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战略性的布局。
其次是互联网给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机遇,在一个思想可以通过点击按钮跨越海洋的时代,正是这种紧密的、无时无刻的联系,造就了思想的冲撞,迸发出了不断创新的火花,最终成为技术革新的引擎,转化为生产力。
再次,互联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世界,人类可以不通过任何有形的载体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一转眼、一抬手、一点击,世界尽收眼底,这个世界的瞬息变化尽在指间。从这些意义上说,我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者。
当然,互联网对人类的负面影响肯定会有,所以需要讨论,要扬长避短,比如说基于互联网理念和基础的教学PPT。我们那个年代,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很认真地抄,这些几十年前做的笔记今天印象仍然非常深刻,为什么?老师板书、学生抄写的过程都在一遍遍地加深印象。有了互联网,只需PPT放一遍,当时印象是有的,但只抄一些结论、提纲,印象不深。从教育规律来说,不少人还是认同传统的粉笔、板书的教学方式,虽然比较土,但是基本的知识点都掌握了。现在似乎东西很多,等到考完试后再问他,什么都忘了。从脑科学的角度,一个是短时记忆,一个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东西不容易遗忘。
对于作为工具的互联网,我们既要拥抱又要有所防范,避免通过互联网导致个性自我的非理性放大。若借助互联网平台,放任那些负能量肆意爆燃,那才是人类真正的愚蠢。
(作者吉永华系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互联网 人类 带来 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