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图说图说
探访“北海神鹰”:80后飞行救助机长的新年愿望(图)
中新网烟台2月16日电 (王娇妮 王荣一)16日,距离年三十还有2天,驻扎在山东蓬莱的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队员们很早就来到训练场地,穿戴整齐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80后机长马宏儒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工作了近7年,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他一直从事海上飞行救助工作。谈起每次救助经历,马宏儒都历历在目。
2012年冬季的一天,山东东营海域一艘渔船进水,船上一家三口遇险,其中还有一个小孩。由于提前收到的信息不够准确,马宏儒和队友们到达现场后才发现船上有小孩,情急下他们临时决定用头盔包将小孩救上直升机,被救的小孩眼里全是泪花。
马宏儒对中新网记者称,他的工作很有意义,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时压力会成倍增加,他们基本上都是24小时候随时等待救援任务。
“救助海上遇险船员”、“救助冰上游客”、“解救被洪水围困人员”,当记者翻看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厚厚的救助案例时,不禁对这支救援队伍肃然起敬!
马宏儒称,他从六岁时就知道飞行员这个职业,经过努力最终选择成为了一名救助飞行员,能做一名救人性命的飞行员十分荣耀。
记者采访时发现,北海救助第一飞行队的队员大部分都是80后与90后。在执行救助任务时,机长、副驾驶、绞车手、救生员之间建立了很大的默契。下了训练场和救助现场后,这些大男孩们儿就像兄弟一样喜欢互开玩笑。
老家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马宏儒工作以来很少回家过年,谈起新年愿望,马宏儒说,“今年又不能回去陪爸爸妈妈过年了,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也希望他们能以我为自豪。”
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北部海域的专业海上空中救助力量,被民众誉为“北海神鹰”。(完)
编辑:刘妙诗
关键词:北海神鹰 飞行救助 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