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欧成中代表:“十三五”期间启用新的就业统计指标

2015年03月04日 15:31 | 作者:张原|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欧成中代表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启用新的就业统计指标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张原)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我国现行反映就业 “晴雨”的统计指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而无劳动岗位、有就业要求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从1994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启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我国反映就业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一直延用至今。

  欧成中代表在工作中经常查阅这个指标,但他发现,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就业动态存在两方面严重缺陷:一是指标覆盖范围不全,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失业人员的实际状况。例如:本地农村劳动力、外来农民工和没有主动进行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都没有纳入统计范围;二是与国际通行的就业统计指标不接轨,无法进行同类比较。目前,国际上一般采取基于抽样调查的调查失业率反映就业状况,调查失业率能够在更广范围内更加精确地反映失业的真实情况,因此,能更好地体现就业跟随经济波动的变化。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召开第23次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保就业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区间调控必须确保的民生“下限”。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采集失业率数据,可以更好监测就业状况。

  由统计部门依法适时发布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数据,以更加全面动态反映失业情况,让社会和公众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使宏观经济决策更加“心中有数”,为促进比较充分的就业提供了支持。

  在“十二五”期间,为了保持统计指标体系的历史沿革,就业统计指标实行“双轨制”是无奈之举。据了解,国家统计局已经从2005年开始,每年两次对包括农村在内的地区进行全国失业人员情况调查。从2009年开始,在31个省会级城市建立了月度调查制。采用直接入户调查的方式,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询问统计。从2013年4月份开始,将月度调查城市增加为65个,入户近4万余户,新增城市多是经济较活跃劳动力市场发展成熟的地区。基于国家统计局已经开展的工作,欧成中代表提出:我国已经具备了使用城镇调查失业率发布数据的成熟条件。建议国务院在编制“十三五”规划中,停止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项统计指标,正式启用城镇调查失业率这项新的统计指标监测公告我国就业情况。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统计 失业率 指标 调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