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会议
哈尔滨市政协建议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原标题:市政协建议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7项改革扮靓“美丽哈尔滨”
本报讯(记者胡京春)在1月20日召开的哈尔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副市长贾剑涛通报市政协首个全会建议案《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哈尔滨”的建议案》的办理情况:市政府从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实现生态补偿制度等四方面入手,启动了26项生态文明体制年度改革事项,目前已完成17项。政协建议案提出的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将建设“美丽哈尔滨”作为发展目标建议,得到了采纳和落实。
2014年1月,市政协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哈尔滨”的建议案》。为加大对市政协首个全会建议案的办理力度,市政协成立了由姜明主席为组长、3位副主席参加的督办领导小组,制定了督办工作方案。市政协围绕治理雾霾、涉水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了3次专题视察,通过听取专题汇报、实地调研、委员专家建言等方式,推进建议案的办理落实。
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议案,成立了以宋希斌市长任组长,3名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36个部门和18个区县(市)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办理工作方案。宋希斌等分别做出批示,要求市环保局会同城管局、林业局、水务局等部门牵头共同推进,认真研究解决建议案提出的问题。
在多方共同努力推进下,建议案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城市建设、雾霾治理等工作初现成效。2014年,市政府建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的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将20个委办局和九区九县(市)纳入其中,实施部门、区域联动,出台了《哈尔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年底,主要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消减2%、2.9%,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3%。2014年全市天然气用气量提高到3.2亿余立方米,投入使用加气站32座。在对全市26个工业园区进行规划环评的基础上,严把环保准入关,禁批不符合环保政策法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污染较重的项目30余个。新增新能源和清洁燃料公交运营车辆600台,启动轨道交通部分工程建设。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点实现区、县(市)全覆盖。累计淘汰黄标车约3.5万辆。完成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控体系顶层设计。重新修订发布了《哈尔滨市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哈尔滨市以夯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基础为目标,以为百姓创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和造林工作。2014年完成造林35.09万亩,新植树木50.18万株,新增绿地118.06公顷。从2014年到2016年,全市推动实施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体制、水资源优化配置及节约用水、防洪排涝保障、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文化与水景观提升等六大体系建设,计划投资120余亿元。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对松花江12条一级支流实施“一河一策”和“河段长制”,12条一级支流已经有9条达标。推进以“北国水城”为主体的松北区生态建设,已完成渠道开挖19.5公里,开挖湖泊4个,完成水工建筑物15座、桥梁31座。
编辑:薛鑫
关键词:哈尔滨政协 建议案 美丽哈尔滨 生态环境保护 市环保局 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