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提案提案

25份提案,4到5次修改 王名委员的“提案经”

2014年03月05日 11:45 | 作者:谢颖|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3月3日凌晨1点,王名委员在驻地关闭电脑,结束了对提案的修改,同时把一部分提案发在了自己的博客里。再过12个小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就要开幕了,而他在接下来的这两天里,还要继续修改提案,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件让人很有干劲儿的事。

  王名委员是社会公共管理研究的著名学者,近年来,他的一些提案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问题、人口政策调整等。今年情况如何?他告诉记者,一共准备了25份提案,但最后提交多少还要根据修改情况。这么多提案,能顾得过来,质量有保证么?似乎看出了记者心里的疑问,王名委员紧接着说:“你现在看到的提案已经是第五稿了。为了这些提案我工作了两个多月,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研究团队。从去年12月开始确定选题,然后每个人负责自己选题的资料收集,接下来进行集中讨论,讨论中有的选题颠覆性很强,甚至彻底重新思考。每一件提案出了初稿后,都要经过4到5次的修改。”

  经过如此精雕细琢的提案都反映了哪些问题?在安全生产立法和执法过程中,应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努力探索安全生产体系的治理创新;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调配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体系;推动公益创投,鼓励在金融创新中探索成立公益银行……王名委员的提案始终跟社会发展管理密切相关,这也源于他自己的“提案经”。“这是我当政协委员的第三个五年了,说实话,第一个五年是摸着石头过河,真不知道怎么提,只能从专业的角度泛泛而谈。逐渐我摸到了门路,就是要接地气儿,密切关注社会,跟老百姓紧密联系在一起。”王名委员说,通过提案,真切感受到政协这个平台的“发声“作用,能够把委员的声音与政策紧密对接,“这也让我更觉责任之重,更加关注老百姓,反映他们的呼声。”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提案 委员 修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