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不该被遗忘的山村启蒙者
——“千元温暖行动”赴广西发放纪行
春节临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群老师却在为如何过年发愁。他们是扎根在大山深处的园丁,他们的名字前,大多被冠以“代课教师”、“顶岗教师”、“临时聘用老师”……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红烛基金赴广西三地,探望了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解到了他们的现状与不易。
“红烛”点燃希望
“能帮一个是一个,做了总比不做强。”基金秘书长李娟告诉记者,今年“千元温暖行动”共惠及7个省市区的318名代课教师,发放慰问金每人1000元,“钱不多,希望可以让老师们过一个好年,为自己和家人添置几件新衣服,买些过节的年货。”
1月的广西,山中的油菜花已黄灿灿地耀眼,汽车在狭窄的山路上蜿蜒前行。之前曾听人说,找到村子中最破旧的房子,那一定是代课教师的家。
过了一处名为“龙潭”的取水点,红烛基金一行来到田林县平塘乡龙歪小学代课教师班秀英家中。黄土夯的墙、木板搭建的老房子,从小窗户透进的光仍让屋内显得昏暗,一位老妇人佝偻着背坐在燃烧的火塘前。据班秀英老师说,那是她的婆婆,老人前些年身子还算硬朗,最近却走不了路了,“大山里,带着老人出去一趟不容易,就算到了医院,治疗费我们也掏不起。”
班秀英1993年开始做代课教师,最初教的是复式班,承担着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图画等各科课程,现在学校已是分年级教学,她目前在教五年级语文。由于孩子们大多寄宿在学校,她平日除教学外还要照顾学生们的生活起居,周末才能回家。
记者了解到,3年前,班秀英的工资从每月500元涨到700元,但这也仅是公办教师月工资的1/5,上有公婆、下有一双儿女的她,辛苦一个月的所得,“如果生病的话,连进一次医院都不够。”
在代课教师的岗位上站了21年,班秀英最大的愿望是成为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这也是所有代课教师的心愿,因为“转正”意味着工资提高数倍、意味着工作和生活有了保障,更意味着面对村里人质疑的眼神,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身份理直气壮。
听着班老师的讲述,红烛基金秘书长李娟坦言,帮助教师就是帮助孩子,这是基金一以贯之的宗旨,“有了乡村代课老师,才有了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
“临时工”身份
“我始终感觉自己不是学校的主人,而只是一个临时工。”在红烛基金“千元温暖行动”百色市田林县发放仪式现场,代课老师刘玉仙很是伤感,“要面对的精神压力太大了。”23年的教龄,她已记不清自己多少次站在学生面前喊“上课”,但是,这两个字她至今喊得底气不足,空有一张教师从业资格证,很多同她一样的代课教师在公办教师面前似乎总是矮了一截。
翻开历史,“代课教师”是个沉重的时代符号,最早叫做“民办教师”,特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自1985年开始,国家出台规定,不允许再有民办教师。然而,在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
李娟告诉记者,“千元温暖行动”前期收集的数据资料显示,在甘肃、湖南、广西、江西、云南、贵州等地,代课教师仍普遍存在。许多老师形容自己的代课生活是“爱着并痛着”。这个“爱”来自于对学校、对职业的眷恋,而“痛”源自尴尬的身份。没有社保、医保,低廉的薪水令他们家徒四壁,很多代课教师在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支撑着乡村教育。
刘玉仙老师坦言,“临时工”身份使得代课教师这一群体活得很是艰难。尽管在工作上需要付出与公办教师一样的辛苦,但“工薪待遇不平等”、“随时面临解聘”、“招调入编难”等困境悉数囊括,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代课老师所从事的工作,仿佛真的被看做了一种‘公益’行为,而不是被当成一种其权利和义务应该享有法律保障的劳动。”
最初月薪几十元
“22、35、80、120、170、500、700。”慰问金发放仪式现场,代课教师黄里中历数着执教26年来自己工资收入的递增情况。80个孩子、3个老师,他笑称自己是“当爹、当妈、当老师”,但“没有编制,不是正式教师”。
一直以来,代课教师与正式公办教师同工同酬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歇。据调查,乡村代课教师付出的劳动并不比公办教师少,教学质量也不低,很多都在超课时工作,同时还要承担着照顾学生衣食起居和人身安全的责任。然而,由于转正没有政策依据,只是一个身份的差异就造成了待遇的天壤之别。
农桂玲,今年40岁,17岁开始做代课教师,月薪从最初的60元涨到了现在的700元。她选择做代课教师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大山里的人,希望能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从事乡村教育工作23年,清贫一直伴随着她的职业生涯。农桂玲说,自己也是富有的,每一声“老师好”,都让她发自内心的满足。
按照教育法规和劳动法的规定,代课教师应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2008年以前,有的地方代课教师工资由乡镇财政拨付。如今,代课教师的人员经费由其聘用的学校自行筹集,而不是由财政统一核拨,因而出现了代课教师同工不同酬、待遇不对等的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广西,根据不同地方的标准,代课教师的工资从500元到1000元左右不等,但最多都不会超过在编老师的
1/3,且无法享受各种保险、福利、奖金等。相比田林县与忻城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得益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两年前,县教育局为代课教师上了养老等社会保险。
编辑:罗韦
关键词:教师 代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